闺宁_作者:意迟迟(596)

2017-04-27 意迟迟

  她莫名地信了他,从没有哪一刻如同此刻这般。如此地信任一个人。

  她真的,信他。

  只因他那句——“当年风雪漫天之时,她朝我伸出了援手,今时便是轮也该轮到我了”,她便无法不信他。

  汪仁闻言微怔,坐在马上回首看她,忽而弯眉微笑,颔首后扬鞭远去。

  这一去,便是几日。

  惠州城中夜色正浓,更夫敲着梆子行走在大街小巷。

  三匹骏马疾驰过长街。消失于街尾的拐角处。

  更夫三步两步跑到墙根处扬着脖子看了会,拍下大腿,骇然道:“这怎么就没影了?莫不是撞见了yīn兵借道?”

  他怕极,声音都颤了,匆匆跑远。

  最近惠州城里不大太平。人人都知晓,他这夜间做活的更夫,就更不会不知道。

  天上细雪纷飞,似渐渐有变大的趋势。

  人说瑞雪兆丰年,更夫却觉得,这雪下得不大妙。

  你瞧,好好的天。骤然变得这般冷,哪像什么好兆头?没得今年冬上,还得冻死个把人。

  到那时,这城里夜间游dàng的yīn魂,只怕就更多了……

  街上虽有巡视的官兵,更夫仍觉得自己方才无意中撞见的那一幕。叫人心惊ròu跳。

  铁掌踏在地上,在暗夜里发出清脆又响亮的“哒哒”声。

  马其实已经跑得累,前行的速度亦比往常慢上了很多,马背上的人也是如此。

  饶是汪仁,面色依旧也不大好看。

  不分昼夜。不分雨雪晴天,一路疾行,任凭谁,都会受不住。

  但汪仁的眼神还是清醒的,行至十字路口,他掏出地图,就着火折子上的微亮光线,仔细看了起来。

  惠州城说来并不大,但恰恰也正是如此,惠州的角角落落,皆能藏得很深。

  他收了地图,直接往北而去。

  小五是西厂的探子,这回接了他的命令南下来找宋氏。宋氏不在府呢,他自然也就不会在谢宅附近多加逗留。

  汪仁心中倒隐隐期盼着,伤了谢元茂带走宋氏的人,正是小五。

  然而眼下还没有证据……

  很快,汪仁一行人到了一处宅子近旁。

  这间宅院,赫然便是谢元茂在惠州的住所。

  小五出身西厂,所用联络手法,皆有规矩,若是出了意外,他一定在附近留下了堪用的线索。

  汪仁打马而行,四处观望,忽然下了马,大步往一棵树而去。

  到了树下,他一个纵身跃上树,伸手往枝桠间一掏,竟拔出一把寒光熠熠的飞刀来。刀柄上yīn刻着一个五字。

  刀尖扎着一块布,摊开来,上头没有字,却画着一条鱼。

  汪仁一看这图便知,定然出自小五的手。

  小五是个很特别的探子,他不写字,只画画。

  因而汪仁才会特地派了他来惠州,为的是能从小五的画上看到宋氏的音容笑貌。

  他从树上跳了下来,落地之时悄无声息,将从树上找到的东西搁好,上马吩咐道:“走!”

  与此同时,寂寂黑夜下的小渔村里,小五正守在宋氏门外捧着一把糙米一粒粒往手边碗中丢,口中道:“来了,没来,来了,没来……”

  第294章 安然

  米粒击打到碗壁,在寂静的夜里发出轻微的脆响。

  一粒又一粒,碗中的米渐渐堆砌成了个小小的山丘,小五掌中的米很快只剩下了寥寥几粒。

  “没来……”小五长叹了一声,将最后一粒米高高地朝着碗掷去,然而谁知忽然chuī来了一阵风,蓦地将半空中的米粒给chuī得无影无踪。黑灯瞎火的,只身边点着盏昏暗的油灯,哪里还找得到一粒小小的米。

  小五撇了撇嘴,自认倒霉,遂将盛着米的碗端了起来,放到一旁无风的角落里,自己倚在门上,闭目养神。

  海边的天亮得早,即便是冬日,远处泛起白光的时辰,也总是更早些。

  天边第一抹白线浮现出来时,小五的睡意正朦胧。忽然,他耳朵一竖,一下子睁开了眼,拧起眉头来。他耳朵尖,马蹄声虽还远着,但他隐隐约约仍听见了。

  该不会是找来了?

  小五面色陡变,侧身单手叩门:“快些起身,有人来了!”

  黎明时分,天色半明半暗,宋氏却早已经醒了。只是她虽睁着眼,却不知此刻究竟是白天还是黑夜。听见外头的响动,她立即坐起身来,摸索着朝门靠近。短短几日,屋子里的一应陈设方位,她便都摸熟了。若她被生石灰灼伤的眼睛这辈子也无法复明,她就只能做一辈子的瞎子,到那时,若摔了撞了受伤了,翊儿跟阿蛮瞧见,必然要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