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作者:意迟迟(874)

2017-04-27 意迟迟

  想起这事,谢姝宁也忍不住苦恼了下。

  “你娘念着你们兄妹,定然舍不得远行。”汪仁闻言,则像是松了一口气,“便是要离开京都,照你娘的意思。也该是回延陵才是。”说着,他突然嫌了敦煌两句。“再说漠北风沙大,远不如延陵,你娘只怕也是住不惯。”

  这话倒不假,谢姝宁便附和了几句。

  几人便又将话题转回了舒砚去办的事上。

  前几日,舒砚离京,乃是为了去迎敦煌来的人。

  这一回来的不是驼队,也不是宋家派回来传话的人,来的是可代表宋延昭城主身份的使者。

  然而只这般,自然也轮不上舒砚这个少主亲自出京去迎。

  “舅母可会说西越话?”燕淮突然问了一句。

  谢姝宁失笑:“会,说得极溜。”

  燕淮松了一口气:“这就好。”

  这一回,宋延昭虽然没有来,舒砚的母亲莎曼,却跟从敦煌出发的队伍一起往西越京都来了。临行之前,莎曼特地给宋氏写了信,说要亲自来瞧一瞧是谁娶了阿蛮。

  那信上的语气,似乎等到她见了人觉得不满意便要将他们硬生生拆散一般。

  燕淮知道后,不由得便紧张了起来。

  宋延昭的夫人可不是一般人……

  然而他紧张,汪仁也难得跟着惴惴起来。

  他耳闻宋延昭夫妇的事已有不少,可这人到底是一次也没见过,而且奇就奇在这夫妻俩从宋氏嘴里跟谢姝宁嘴里说出来的,竟像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按照宋氏的说法,她哥哥脾气大没规矩宠孩子会挣钱,嫂子貌美如花贤良淑德。可按照谢姝宁的说法,她舅舅那是聪明厉害有手段,绝对的心狠手辣之辈,而且万分护短,至于她舅母,人那到底曾是一国公主气派浑然天成,绝对不是寻常讲究贤良淑德的妇人。

  汪仁就忍不住想,若是莎曼来了不喜自己,那他今后还怎么随时随地往宋氏那跑?

  毕竟回回听宋氏的话,他都能从里头听出宋氏对自己兄嫂的尊敬之意。

  他相信,只要莎曼说一句“汪仁不好”,宋氏赶明儿就能把他拒之门外,顺带着让几个小的也别搭理他。

  这样一想,汪仁心里就跟堵了块石头一样,不上不下,难受得慌。

  他有些心不在焉地道:“那就等着舒砚回京,便送鹿孔进宫。还有一件事,梁思齐手里的兵权,只要还在一日,他就少不得要被众人拉拢。可皇贵妃这事不地道,你们也别搀和,且等着看梁思齐自己表态。不过一旦他动了歪念,太子身后光有白家是远远不够的,靖王府的势力,能用就先用一些。左右这话是靖王府自己放出来的,不必给他们省着。”

  “敦煌的事,只怕还得叫皇上吐口血。”燕淮想着纪鋆对自己说出那话时的神色,心中暗叹一声,暂且撇开去不再细想。

  汪仁道:“也是该他的。”

  这么多年来。敦煌这块肥ròu一直都悬在历代皇帝眼前晃晃悠悠,诱人得很。

  可吃不吃得下,吃下了又要费多少光景跟财力兵力。都得细细考量才可。何况两边一直泾渭分明,谁也不gān涉谁,商贸往来,也是一大利事。可肃方帝在这节骨眼上起了幺蛾子,只能自认倒霉。

  被他派去敦煌探路的人马,无一人生还。

  huáng沙一掩,尸首也不见。许多人甚至还未到达敦煌。便已丧命。

  好在肃方帝还没疯个彻底,只派了一支队伍出去。并不曾派兵大举进攻,要不然,即便最后占领了敦煌,西越也必然元气大伤。经年不能复原,得不偿失。

  舒砚一行人回京的前一天,这支消息也传遍了京都,传到了宫里,传到了梁思齐耳朵里,也传进了纪鋆耳里。

  彼时,皇贵妃正在肃方帝病榻前,悉心照料着他,在御医呈上来的药里一点点加料。

  肃方帝虽醒了。可身上却总没有力气,一天里泰半时候都是昏睡在chuáng上的。

  白家给了皇贵妃一个明确的消息,可事qíng不是一蹴即成的。这其中必然还需要皇贵妃努力。

  她端着一碗黑稠稠的药汁,舀起一勺俯下身,将调羹置于肃方帝唇边,柔声劝道:“皇上,该吃药了。”

  肃方帝便乖觉地张开嘴,任由这黑苦的药汁流进喉中。

  他还不想死。所以即便心中再不耐,这药他倒是一点不落地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