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娘子又道:“老爷。太太。依奴婢看这两家哪个都不rǔ没了绿蕉姑娘;现在就看老爷和老太太给绿蕉姑娘定下哪门亲事儿了。”
红裳却还是有些其它地担心:“两家都不错。只是绿蕉地年纪不小了。不知道他们两家会不会同意呢?”
赵安娘子笑了起来:“管事儿们能娶了老太太或是太太身边儿的人,那可是天大的面子,他们只有更高兴,万不会有什么不愿意的;而另外一户人家,本就是为了结一门‘官亲’,日后也好有什么事儿求托我们府上,所以也不会挑绿蕉姑娘什么。”
红裳听完后心下倒有些不满起来:自己府中的管事儿还好些,只是好些面子罢了;可是那户人家就不免太过功利了些,也许并不是良配。
赵安娘子已经又说了下去:“两户人家奴婢再来的时候也已经使人过去问了,他们是千肯万肯的,现在就等老爷太太的意思了。”
红裳想了想还是有些不太好下决定,便看向赵一鸣道:“不如问问绿蕉的意思?”毕竟是她要过一辈子的地方,还是问问她的心意比较好吧?
赵一鸣不以为然:“这种事儿不用问绿蕉的吧?也免得得她多想了再生事端。”依着赵一鸣的意思,这两家哪一家都成啊只要早早把绿蕉嫁出去就成。
赵安娘子的想法同赵一鸣差不多:绿蕉的心全在老爷身上呢,就算是问她,想来她是一个
会选的,问了也是白问。
赵安娘子扫了一眼赵一鸣,欠了身子道:“太太,向来没有这样的规矩,依奴婢看,不用问绿蕉的意思;而且,万一绿蕉知道了以后,大哭大闹或是那个什么起来,也十分的不好看呢。”
赵安娘子担心绿蕉会寻死觅活的虽然她认为可能xing不大,但还是小心为上。
如果一个姑娘家为了亲事要死要活,是失节的大事儿:于父母是不孝,于主人家是不忠不义了;所以赵安娘子认为绿蕉应该不会如此糊涂才对。
赵一鸣听到赵安娘子的话眉头一皱:绿蕉不会如此不识好歹吧?而红裳听了赵安娘子的话,更感觉应该唤了绿蕉来:要闹的话,早晚是要闹的,不如早些让绿蕉知道,也让她有时间接受要出嫁的事实;即使她要闹,自己也有充足的时间应对。
赵一鸣拗不过裳,只好随她去了;他自己起身房看书了:这种事儿他不方便在场的。
绿蕉又一次被唤进了屋。
红裳打量了下绿蕉,淡淡的开口道:“今儿有人到赵安娘子处求亲,求亲的人却是你,所以唤了你来说一声儿。”
绿蕉原本以为红裳只为了于婆子的事qíng唤自己来,尤其是她看到赵安娘子也在,更是如此认定了;所以听到红裳的话后,她吃惊的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红裳,一时间没有说出话来。
绿当然不相信会有人求亲,她立时反应过来:太太明白了她的心思,所以想把她打发出府。
红裳看着绿蕉,淡淡的说了去:“两户人家都不错,我一时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好,所以叫你来想看看你的意思;虽然向来没有这样的规矩,不过你伺候了老太太这么多年,这点子体面给了你,也不怕会有人说嘴。”
绿终于有了反应,她“扑通”一下子跪倒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太太,婢子、婢子不嫁人!婢子qíng愿伺候太太一辈子。”
红裳眉头轻轻一皱:“你起来说话。”
绿蕉只管哭着说不嫁,伏在地上就是不起来。
红裳的声音放大了一些道:“绿蕉,你这是做什么!我们赵府可有一直留着丫头们在身边儿伺候,不让丫头们嫁人的主子?你当我是什么人!”
绿蕉只是叩头,还是不停的说道不嫁的话儿,根本不理会红裳。
红裳也就没有再同绿蕉说什么,只是看了一眼赵安娘子。
赵安娘子明白红裳的意思,上前和两个小丫头拉起了绿蕉,用帕子给绿蕉拭了拭泪:“姑娘,你可是大喜啊,怎么反而哭成这个样子!虽然姑娘不舍得主子,可是也不能如此失态,不然岂不是坏了规矩,教坏了后面的小丫头们?你可是府中的最有体面的几个大丫头,最知道规矩的人,怎么能在太太面前如此哭闹。”
绿蕉一肚子的话想说却无处可说,除了不嫁二字她也说不出其它来,所以她起身后除了流泪也只能流泪。
赵安娘子连劝带说把两户人家的qíng形同绿蕉说了一遍后,红裳才又开口:“绿蕉,你伺候老太太多年,我怎么能看你丫角终老?为你安排一份亲事,我和你们老爷才能心安,老太太才会欢喜;你放心,一应嫁妆等物都不会亏待了你。至于那两户人家,你下去好好想一想,明儿下午来回我一声儿吧如果实在看不上也没有关系,让赵安娘子托人再为你好好找几家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