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道长听到老太爷的话,也只是一笑没有qiáng辩说赵府的确有人在说他是骗子,他转身指着一旁的僧人对赵家父子说:“这位是无尘方丈,这位是无我高僧。”好似他只要一说这两位僧侣的名字,赵家的人就应该知道两位僧人是谁一样。
但,除了赵一鸣以外,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而赵一鸣虽然亲自去庙中拜访过两位僧人,但他对这两位僧人的认识只限于此。
不过,满京城中知道这两位僧人的人并不多,他们远不如钱道长那样远近闻名。
老太爷父子三人同两位高僧互相见了礼,然后又欠身请钱道长和两位高僧进府奉茶。
老太爷会带着儿子迎出来,就是因为老太爷认为钱道长实在是有些真本事的,同那些骗人钱财的算命先生或道士绝不相同;现在嘛,老太爷很庆幸自己给足了钱道长的面子:这两位高僧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自己府门前,看钱道长的意思,他也是专程前来的。
虽然薛氏的事qíng没有钱道长也能解决,不过有了钱道长更能堵住世人之口!
不过,赵府的父子三人依然不明白:钱道长如何知道自己府中会在今日要处罚薛氏呢?而且他们出家之人不会理会俗尘之事,为什么却主动来自己府中沾染这种是非呢?
虽然有着百般的不解,但却不便问出来,他们父子都相信,一会儿钱道长会言明的:他们父子只猜对一半儿,等钱道长走了以后,他们又多了新的不解。
无尘和无忧两位僧人的话并不多,虽然也会带一脸笑意,看上去亲切之极;他们宽袍大袖走得好似不紧不慢,没有一丝烟火气,却能紧紧跟随在老太爷之侧,不远也不近。
赵一鸣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当日赵安为什么回来后会对自己说“那不是和尚,那是得道高僧”直言了;他上次去时,虽然感觉无尘和无我同一般的僧人不同,但却说不上哪里不同来;今日两位僧人分外的不同,让人一看到两位僧人,心下就会自然而然的生出敬意来。
落座后仆从们奉上了香茶。
钱道长一拂长须开门见山般的道:“贫僧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到贵府有三事相烦老施主。”
……
此章只是为了恭贺亲们的chūn节所发,加长字节哦,并不算在粉票加更内。
嘻嘻,小女人伸手抱拳:给众位亲们拜年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红包呢,亲们?小女人的红包里只要包上亲们手中有的粉红票就好,谢谢!
亲没有粉红票了?没有关系,推荐票多多送上也一样是小女人喜欢的红包哦;什么,你要两样都给?哇——!小女人太高兴了
【六十三章 三件事】
老太爷和赵一鸣又对视了一眼,看来自己父子还是料错了大半:钱道长一行人不只是为了薛氏一人而来。
“不知是何事,还请道长说出来,如果是我们父子力所能及的事qíng……”老太爷一脸的笑意,不过话却没有说满——他上次被钱道长狠狠敲了一次竹杠,虽然是用于救助穷苦人家,但老太爷还是有点儿“一朝被蛇咬”的感觉,应对钱道长时很有些谨慎的。
钱道长呵呵一笑打断了老太爷的话:“贫道所求,一定是你们父子力所能及之事,老施主放心就是。”
老太爷被钱道长点破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拱了拱手:“俗人俗心,倒让道长见笑了,道长方外之人,不要同我这等俗人一般见识了,多多原谅包涵。”他索xing直认了,反正方外之人不会动嗔念,钱道长也不会怪他。
钱道长闻言笑了起来:“老施主倒是放得开,无妨无妨的。”说完,他看向了两位高僧,然后对老太爷拱手道:“我们几个方外之人,先恭贺贵府添了长孙!日后赵府前程似锦,日后的昌盛在今日始[定。”他没有说所求是什么事qíng,反而先给老太爷和赵一鸣道喜。
钱道长一面说着话,一面把一块玉锁入到了桌子上:“这是我们给那两个孩子的礼物,还请老施主不要嫌弃。”玉质并不如何好,不过道观中所出的长命锁不在于它的玉质,而在于它的寓意——能得神仙保佑,自然百病全消。
无尘听到钱道长的话,也自怀中取出了一串沉香木的佛珠,不过看来是特意给孩子做的,珠子也要小得多,串到一起挂在孩子身上倒是正好,并且还留有余地,看样子足足可以带几年的样子。
无尘和无我册时宣了一声佛号,也对老太爷行了一礼:“这是贫道二人的一点心意,还望施主不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