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事件簿_作者:灵犀阁主(217)

2017-04-23 灵犀阁主

  这样的事qíng在小村落里很常见,人们没有法律知识,又不愿去衙门将事qíng闹大,更不可能请讼师为自己辩护,在这样的qíng况下村长就会将全村人叫到一起,由当事人将事qíng的经过讲清楚,请全村人来评个孰对孰错,说来也相当的民主呢。

  村长见全村人到得差不多了,便清了清嗓子,沉声开口道:“今儿个把大家叫来,是为了周正和张聚两家的田地纷争问题,请大家来给评个理儿。先让这二人把事qíng经过跟大伙儿说一说——张聚,人也到齐了,你先说罢!”

  张聚就是右边那位生得略壮实的汉子,见村长发话了,粗眉一皱,怒声道:“大伙儿都知道!后坡那块儿地是我老张家祖孙三代以来一直耕种着的,不是我张家的还能是谁家的?!可这周正这会子突然说那地是他们家的,说什么是他太爷爷当初见我家里穷,便将自己家在后坡的那块儿地给了我们家——大伙说说,这不纯属瞎扯吗?!”

  话音一落众乡亲便一阵轻声嘀咕,吴嫂在我耳边低声道:“这周正也真是的!后坡那块儿地是张聚家的,这全村谁不知道?!他偏偏又冒出来抢这地,哪里就能给他了?!照我说啊,肯定是这周正连考了几年秀才都没考上,他死去的爹娘给他留下的那点子家当让他给耗完了,便开始打人家张聚家的田地的主意了!”

  我没有吱声,这种事我也就是被迫来此看个热闹罢了,他们争他们的,与我无关。

  听得村长又道:“张聚你先莫生气,让大伙再听听周正怎么说。周正,你说罢。”

  周正不愧是读过些书的,虽然同张聚一样的生气,倒还算冷静有礼,听得他道:“当初家祖念及张家穷困,一时发善心拨了自家的地给张家耕种——因我周家前三代都是读书人,每日到城里靠给不识字的人代写书信为生,或是做些其他的笔头上的活计,因此若许年来也顾不上耕种,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需要它的人暂先用着——这是我周家长辈们的好意,然而那田地虽白让张家耕用着,却没有赠予他张家,是以所有权应仍归我周家。大伙也知道,小弟我天生愚钝,考了数年秀才未果,因此决定放弃此途,安心在家种地过活。我周家仅此一块田地,小弟为了养活自己也只好将这地收回,虽说这么做对张聚家来说确是造成了损失,然而小弟我也总不能活活将自己饿死罢?何况这地本就是我周家的,说句无qíng的话:就算小弟将这地要回来也是天经地义之事!”

  他这番话还未及引起众人议论,那张聚便先急了,怒视着他道:“你这些话谁都能编出一套来!如今村子里你太爷爷那一辈儿的人早都不在了,我也从未听先祖和先父说起过此事,又到哪里找证人去?!口说无凭!算不得准!”

  张聚的话倒是受到了一部分村民的赞成,纷纷点头称需要拿出证据来才算数。却见那周正并不着急,偏脸往地上吐了口痰,一副胸有成竹地样子,道:“证据当然有,否则我也不敢胡乱与人争地。今日请村长大人将大伙请来我家,就是为了能让大伙替小弟我做个见证!家祖是读书之人,自然明白凭证的重要xing,小弟也曾听家父说起过,祖上有一份地契,一直在家中妥善存放,小弟今日便将这地契取出来给大伙过过目,也好证明我周正并非信口雌huáng之徒!”

  众人一听有周正有地契不禁又是一阵嘀咕,吴嫂又在我耳边小声道:“要么说读书人就是聪明周全呢!人家有地契,这事儿还能错了?这下子张聚是没办法了,总不能让人家周正活活饿死罢?!于qíng于理这地都得还给人家去。”

  既然有地契,那这事儿就简单多了。我心下一叹,张聚只怕也指着这块儿地生活呢,如今被周正收回去,他以后又要如何度日呢?这世上有些事qíng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有难处,遇到这种qíng况也只能秉公处理,若以人qíng决断只怕是断不清楚的。

  转念间那周正已经带了几个乡亲进了自己屋子,很快便又出来,手里捧了一摞书,向众人道:“那地契便在这书里夹着,书是祖上留下来的,小弟许久未曾动过,如今拿出来请大伙看着小弟找那地契,也免得被人怀疑小弟捣鬼!”说着瞥了一眼仍旧满面怒容的张聚。

  众人闻言便都往前凑了凑,吴嫂是个爱看热闹的,拉着我只管挤上前去,便见周正小心翼翼将那摞书放在院子里的石磨上,一本一本挨个翻着书页找那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