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流风看着这长长一路的竹子架,笑道:“能将地种到这般雅致,也只有苏二小姐才能做得到。”
青篱一笑,其实她当时更想种葡萄来着,可惜……
她看了那人一眼,这里终究不知会呆多久,还是种些生长快的蔬菜吧。
骄阳四she,知了嘶鸣,远的碧潭中荷叶田田,新盖的房舍已然在做着收尾的工作,夏收之时,这里将完成从荒地到田庄的彻底转变,再也看不到一点荒芜的影子。
岳行文拉后胡流风几个身位,行在她身边,低低的问一了句,“可是很开心?”
青篱抬眼看他,眸子明亮透澈,大大的点了点头。
正文 第二章 闹心的夏收
第二章 闹心的夏收
夏收这日,李府的庄子格外热闹。
这热闹不止是佃农多。人多,车马多,还有……
总之来了一些叫她料想不到人的。胡流风招来的人手也就罢了,他顶着那样的官名,帮着她收割也算不得错。
那岳行文竟然也带了满县衙的衙役过来,美其名曰:亲民。好吧,这也算是个理由,可是小侯爷李谔带的那一大群人来又有何名目?
自青阳县主到了长丰,李府的佃户赫然发现,原来这位名不见轻传的李府小姐竟然是县主的义妹,这般尊贵的身份,让佃户们都沾沾自喜,颇有些一荣共荣。
随后又有专管农事的胡大人和知县大人三天两头往这里跑,这又让他们觉得是无上的荣耀,今日小侯爷的这一出场,更是把这些佃户们吓了一跳,东家小姐可真真是不了得呢。
小侯爷的到来让青篱三人微愣,胡流风朝着岳行文挑挑眉毛,那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岳行文目光扫向青篱,她连连摇头,撇清关系。她可不知这人如何也来了。
这叫什么事儿啊?虽说收粮欠人手,可这些人确定会gān这些活计么?
正思虑间,小侯爷李谔已然下马行了过来,今日他身着浅蓝色短打,身形尤为利落,不过配着他那yīn沉的表qíng,狭长的双眸,比往常见到的一身锦袍模样更让人想退避三尺。
自青阳走得匆忙,她qíng绪低落,整日恍惚,忘了侯府冲着青阳送下的摆件儿,直到青阳走后的第三日才猛然想起这茬儿事,小心收好,让张贵送往平西侯府,却毫不意外的吃了闭门羹。
第二日只好再去,仍然是闭门羹。
第三日青篱亲自前往,那小侯爷得了信儿,打开大门儿只说了一句话,“侯府送出去的东西从来没有收回的道理,不想要,就扔了。”
说完“光当”一声将大门甩上。
青篱叹了一口气,每次跟这小侯爷沾边儿的事,没一件是正常的。先前一天四个来回的qiáng送药材补品,这回又是一连三天的闭门不收。她实在没办法,将这事儿jiāo给岳行文,反正她的身份小侯爷已经知道了,也不用顾及。
那人二话不说将这些东西使人送到侯府在庐州的当铺之中寄卖。所得银钱,每件他只取一文,剩下的全归当铺所有。
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这些摆件件件不凡,一个小摆件至少能挣个二三十两的银子。当铺掌柜喜不自胜的收下,可谁知道卖到了一半儿,才猛然发现,这似乎是侯府之物,慌忙禀报了小侯爷,把个李谔气得当场就换了当铺的掌柜,然而那岳行文将那些东西寄卖的可不止一家,侯府在庐州的两家当铺,两家绸缎庄以及一家药材铺都有他寄卖的东西。
总不能都换人罢?李谔当场将所卖的银两连同剩下的估了价,提了银票便使人送到青篱府上,这回又换青篱不收了。
李江领着这样的苦差事儿,一连跑了几趟,终于最后一趟,小侯爷李谔亲自前往,却在李府门前儿碰上了岳行文,最后二人如何过招jiāo锋,她不知,直到三天后。县官学的吴老大人带着官学里十位大人登门道谢,她这才知道,县官学里有人以她的名义送了一大批书籍,笔墨纸砚等物。
青篱抚额……
胡流风眼睛骨溜溜转了几下,“啊呀”一声,笑道:“小侯爷可也是帮着李小姐夏收的?”
胡流风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青篱狠狠的捥了他几眼。果然李谔顺着这样的台阶,点点头,一挥手,“你们去跟着张管家,好生听从安排。”
李江领着那群人,呼呼拉拉的向张贵跑去,张贵呆呆的站着等青篱和岳行文的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