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贵女_作者:双子座尧尧(364)

  夏老太太后悔莫及,可是又怎么会承认?忿忿道:“呸!一个庶子凭什么‘旺’我的嫡子,凭什么我的嫡子嫡孙还不如卑贱的庶子庶孙?”

  夏若雪无言,这有什么凭什么?明显已经“太不如”了。也只有这个娘到现在还没认清事实!不,也许不是看不清,只是不愿意接受吧?夏若雪长叹一声,她也后悔。后悔的是太小看书杰三兄妹、太心急了。

  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很久的夏书晴也是暗暗鄙视夏老太太的自欺欺人,死抱着曾经的候夫人的架子和仅有的正室、嫡出的身份,却教养不好儿孙。嫡子嫡孙不如庶子庶孙,可不就是她这个母亲的失败?

  书晴觉得自己真的很悲催,前世什么都有。就缺个嫡出的身份,今世却是除了嫡出的身份外,什么都没有。

  三天前,夏霖昂和俞氏刚刚给夏书婉定下了一门亲事,年底成亲。新郎是大名府城一个大书婉十五岁的布匹商人。还是做续弦。jiāo换庚帖和信物后,准女婿就送来了聘礼:一千两白银和布匹商人在玉林镇上那间店铺四成的份子。

  按照约定,在成亲前一个月,新郎家还会送来一份为书婉准备的价值两千两银子的“嫁妆”。

  这个布匹商人本是来找夏霖昂帮忙牵线与安国公府二爷司马云亭合作的,无意中看到跟俞氏上香回来的夏书婉,觉得她的面容酷似自己已故多年的爱妻,有意求娶,并给出对夏霖昂很有诱惑力的条件。

  原本夏霖昂和俞氏是不愿意的,他们还指望夏若雪给书婉介绍一户京城里的官家,以后好帮衬夏书玮呢。不过因为那时夏若雪都没有消息回来,夏霖昂心里没底,也没有一口拒绝,只说要考虑考虑。

  他们确实很缺钱,店铺四成的份子加一千两银子几乎就可以保障他们这一房的基本生活,还有夏书玮读书的费用。

  夏若雪回来,夏府唯一的外援落空,夏霖昂赶紧去找布匹商人,应下了这门亲事。

  夏书婉不愿意也无可奈何,儿子总是比女儿重要不是?夏书玮才是他们三房的希望。而且,虽然是嫁作续弦,虽然那商人的年龄大些,可是人家有钱啊。

  衣食不愁,奴婢成群的,总好过现在夏府紧缩开支、缩手缩脚,如果不是老太太时不时拿出一些体己贴补,这两房的日子还不知该怎么撑下去。

  现在整个三房就五个仆婢,一个跟着俞氏的妈妈、一个服侍书婉的丫鬟、一个侍候书玮的书僮、还有两个做饭、做粗使的婆子。姨娘、庶子庶女都没有仆婢了,就由姨娘自己侍候自己的儿女。

  二房也差不离,前些日子夏书羿也去私塾教书了,夏书耀没银子玩乐倒是老实了一些,多花了一些jīng力在读书上,倒也算是“贫穷”带来的一个好现象。

  书婉定亲,夏府三房得了银子和店铺份子,夏霖宇夫妇羡慕不已,看着书晴的眼睛晶晶亮,骨碌碌转。

  书晴暗叹一口气,她已经能料到自己的前景。这几日她都在考虑,该怎样维护现在这桩跟郭晋南的亲事?三年后郭晋南能不能高中?会不会让她失望?她冒险下这样的赌注,会不会后悔?

  她不想嫁商户,凭他们家现在的qíng况,也嫁不进什么真正富贵的大商户家,即使像书婉未婚夫那样的中等商家,也就只能去做续弦了。书晴想到书婉那个未婚夫大书婉十五岁,且已经有了一个嫡女一个嫡子、两个庶女,就真心替书婉觉得悲哀。她不想自己也去做继母啊!继子继女还没小自己几岁。

  想到自己现在的困境,书晴不由地对书瑶三兄妹愤恨起来,他们去京城前的那几年,她可没少对他们示好,可是他们怎么就如此jīng明、如此记仇呢?她很想对他们说一句:“宰相肚里能撑船。”

  正文 第213章 福地

  书杰从宫里回来,带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因为幕僚说玉林镇是福王的福地,福王征用了包括西塘街在内的一大片地盖福王府。

  福王是皇上的亲叔叔,当年太皇太后给先皇下毒却误害了福王,也算无意中救了先皇一命,福王当年虽然得了及时解毒救治,没有死,却是体弱多病。一直以来,先皇和皇上都很照顾病弱的福王。

  福王倒是有分寸,从来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这次听了幕僚和一位“世外高人”的建议,提出在玉林镇西塘街一带划地建福王府,也承诺了会给予相应价格的补偿,还宽限了三个月的时间让住户另找居所,也不算太过分,皇上自然不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