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贵女_作者:双子座尧尧(366)

  所谓门第高贵的富贵人家,恐怕一辈子都体会不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没有企图、没有算计的真qíng。

  福王征地的消息很快公开传达了下去,补偿金额、搬迁时间都正式下达到西塘街片区的每家每户。

  玉林县“炸锅”了,老百姓们到这会儿才突然发现自己住了几辈人的这个小县城,地价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上涨了数倍,宅院、店铺的价格都快赶上京城了。

  有房、又正好不在那个“最旺最有福气”的西塘街片区的人家,个个拍胸脯长长吁出一口气:“还好还好!幸好幸好!”

  正好手上有一两套闲宅、铺面的人则哈哈大笑:“福地啊!真是福地啊!老子窝囊了一辈子。总算发了!”

  西塘街上的街坊们愁死了,个个眉头可以夹死苍蝇。福王补偿的价格本也算公道,可是现在玉林突然成了福地。地价不输京城,他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买得起?拿这补偿金去租房。也撑不了两年啊!

  背井离乡、迁到附近县、镇去?又舍不得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的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他们多是靠做点小买卖、手工活、或者打短工营生的人,熟悉的关系网很重要,都靠口碑相传、口口介绍不是?

  还有在夏家的米雪豆腐坊做事的人更舍不得这么好的差事,夏宅给的工钱已经很好,甚至可以让他们保障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街坊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讨,是迁居?咬牙租房?还是……有的从外地迁来的人就在想要不要再回原籍去?愁啊……愁!

  夏若雪也愁,兄弟高价把这个院子卖给她。她忍了!

  一开始听到这片区成了福地,她高兴,觉得这下赚了!

  转耳又听说这片区要被福王征去盖福王府,又气得咬咬牙。她高价买、平价卖,自然是亏了!

  急急去买其他宅院,才知道现在价格已经直bī京城的房价,连郊区的宅院都不便宜了,店面更是贵得离谱。她后悔啊。之前怎么就挑挑拣拣、拖着没快些买定呢?

  还好夏若雪手上有银子,也是个决断快的,没有再犹豫,即刻买下一个小院子、一个小庄子、还有一个小铺面。既然以后只能在玉林镇生活了,总是要有产业的。只是先前没买,现在只能缩减计划了,亏是亏了很多,可是再等下去,能买的产业就更“缩水”了。

  夏若雪暗自感慨,她今年的运气实在背!难不成真的是因为开罪了书瑶那个福星?

  夏霖宇倒是高兴,幸亏他聪明手快,赶紧着将那院子卖给夏若雪了,还小赚了一笔,可惜没有马上用那银子买个其它宅子、铺面什么的,凑些银子也好啊。

  周氏撇嘴,日常开销都不够用,他还能想到去买什么宅子、铺面投资?除非事先得到消息。夏霖宇两兄弟又没有夏霖轩的“旺家”命!

  夏府里最沮丧的就数夏霖昂,他和俞氏倒是“有头脑”,一拿到一千两的聘礼,就买了五十亩良田和一个旺铺铺面。可惜选错了地方,铺面正好在福王府征用的片区。捶头顿足啊!现在再想换已经来不及了,怎么他们就这么点背呢?明明手上有资本,却làng费了大好机会!还亏损了不少!(福王府的补偿只按面积计算,可不管你旺铺不旺铺。)早知道都用来买良田了。

  夏家族人都不在征用片区,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除了夏府,其他夏家人现在的心思都在修祠堂和迎接书杰三兄妹回乡祭拜的“大事”上。时间越来越近了,还好荣叔是个能gān的,有了他帮助统筹,修祠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正文 第214章 衣锦还乡

  书杰在皇上身边当差了一个多月,沉稳但不呆板,敏而好学,让皇上越发看重他了。

  书杰的xing子像极了夏霖轩,内敛稳重,这几年又受了金喜达的影响和柳妈妈的教导,政治灵敏度更高,行事、思维更加灵活变通。

  因为红木箱灵气的滋润,书杰三兄妹的五感本就比常人灵敏了数倍,这也令得书杰将金喜达和柳妈妈教的东西发挥到极致,短短时间内,俨然成了皇上身边最年轻的左右手。

  这不,今儿是书杰回乡前最后一日上差,早朝要结束的时候,皇上竟然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打趣道:“书杰这个御前执笔兼侍卫一去一个月,朕恐怕要不习惯了,哈哈哈,书杰你可要早日回京。”

  下面诸位臣子大震,皇上从来直呼书杰的名,就如同对自己的子侄,而不是通称“爱卿”、或者“夏侍卫”、“夏执笔”,已经让大家羡慕嫉妒,现在又当众表示对这个年轻人的倚重,怎能不让人震惊?可惜书杰的文采、武略皆不是自家子弟可以比肩,只能暗叹子孙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