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qiáng本不是黏糊之人,又觉得自己一个大男人被留在后宫说话很不自在,更是毫不委婉了:“不敢担颜嫔娘娘的‘表兄’二字,微臣自幼家贫,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太多大道理,只知道既然白纸黑字地断绝关系,就是没有牵连了,既然母亲和舅舅不想高攀贵人,微臣也要跟着谨守本分才是孝顺。颜嫔娘娘乃后宫贵人,微臣在此回话多有不便,娘娘没有什么要事的话,微臣就告退了。”说着就要转身。
“等等,”丁媚儿恼羞成怒,“你我表兄妹也是第一次见面,就为了长辈之间的误会,有这样深的不悦吗?”
大qiáng脸上掠过一抹冷笑:“娘娘乃贵人,贵人多忘事,微臣和父亲九年前可就见过娘娘了,只是娘娘高高在上,哪里会将我们那样卑微的小民放在眼里?那时微臣的母亲病重,若不是福星贵郡主自幼心善,买下微臣家那块破损的白玉笔洗,帮了我们家一把,微臣的母亲早就辞世了,又怎能捱到京城来让丁大夫人在大街上‘误会’?更谈不上再来解除误会,重续骨ròuqíng意了。”
丁媚儿的记xing一向很好,何况她一直记得当年的被羞rǔ之恨,刚进宫时还想着得势后报复徐念儿呢。后来认出书瑶又再次忆起当年的事,哪有那么容易忘记,此刻大qiáng一说,那一幕顿时清晰地映在她的脑海中。
“你……你就是那个……?”丁媚儿指着大qiáng,一脸的不可思议,面前这位高大英武的少年将军就是当年那个瘦弱不堪、一身补丁的小男孩?
“娘娘认不得微臣,总记得微臣当年说过的‘莫欺少年穷’吧?”大qiáng依照规矩行了个礼,转身离开了。
第475章 人心不足
大qiáng和秀桃的亲事很快定下,还是皇后赐的婚。紧接着,大qiáng被提升为正五品都尉的消息也传了开来,不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
生了次子刚两个多月、正在逗儿子的书晴听到自家相公说这件事时,手顿了顿。那秀桃只是一个奴婢的女儿,据说当年也已签了卖身契,却是在两侯府身娇玉贵地养大,如今还是忠义大将军府的外孙女,皇后娘娘赐婚的少年将军的未婚妻。
书晴怎能不郁闷?书瑶三兄妹待秀桃如亲妹妹,而她这个正经堂姐却……
郭晋南见妻子目光呆滞,就知道她又钻牛角尖了,叹了一口气:“别想那些了,是你母亲家人对不起人家,也怪不得人家不待见咱们。说起来福星贵郡主和永平侯爷没有迁怒我们已经是很大度、厚道了。”
郭晋南虽然现在还是县令,但品级很快就要提升了,将提为正六品。朝廷将他治理的县同隔壁县合并为一个大县,随之而来的是人事的变动。两个县令中会有一个留下来继续做大县的县令,而另一人将调派去外地。
郭晋南本来是不抱希望的,已经做好准备被调离。他没有后台,也从来规规矩矩,不行那些溜须行贿抱大腿的龌龊事。更糟糕的是,他还有一个不堪的岳家。
之前那些事也就算了,偏偏就在几个月前,才又bào露出岳父岳母与人勾结要谋害福星贵郡主的事……
没想到,结果出来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留下并擢升的机会竟然是他的。一个与他jiāo好的在吏部当差的同科进士拍着他的肩感慨道:“你小子倒霉,摊上那样一个岳家;可是你们夫妻又是幸运的,福星贵郡主和永平侯爷都是大度的人。”
郭晋南自己也心知肚明,若是两侯府换作其他人,恐怕是不能容他在这么近的地方让自己糟心的,早将他弄去哪个偏远的贫困县成去了,更别说还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提品级。
书晴微怔,道:“我也没有想什么,只是觉得那红梅母女很幸运罢了。”
正好走进来看小孙子的郭母淡淡道:“善因种善果,谁不知道福星贵郡主三兄妹都是感恩之人?”人家红梅在夏宅三兄妹最困难的时候回到那个小院,以自己的做豆腐手艺承担起那个失了主梁的家,照顾三个小主子,这份感qíng自然比血亲还亲,何况还有夏府那些所谓“血亲”的所作所为衬托对比着。
书晴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她只是觉得自己太倒霉了,两世人都不能如意。不过,唉,这辈子虽然衣食享受不如前世,但好歹有个出色的好相公,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婆母虽然心里有些不忿和纠结,对她也算极好。现在那对拖累她的父母和二哥也死了,照此下去,日子还是有盼头的,总好过前世年轻轻就枉死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