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贫家女_作者:杀猪刀的温柔(82)

  就算必须让他们吃天大的苦,她也必须咬牙让他们吃着,她现在还在,可以指点他们怎么活下去。

  她要是不在了,谁来教他们怎么存活?靠那两个爹娘吗?

  他们回来没几天,刘三娘和张阿福也回来了,还带回一个县夫人给的老婆子,说是照顾张小碗的。

  家里的四间茅糙屋都住满了人,哪住得下老婆子?张小碗根本不想她住在小妹那间房里跟小妹挤,或者让小妹让出房间来继续跟她一起住,她也得让小妹学着自己一个人睡了,只能又花了一百个铜板子买了土砖盖了一间茅糙屋给她住。

  那老婆子也不嫌住得差,但为人古板得厉害,就算是张小碗走到门边她也不许,平时要是张小碗坐在那一动不动了,她也不说话,就拿着一双厉眼时时刻刻死死盯住张小碗。

  这种婆子,其实没什么本事,大字不识就只知道一身的臭规矩。

  而来的这个婆子更厉害,张小碗多抿一下嘴,在她眼里就是惊天大动的大错,然后就以她以死都洗不清清白一样的言词恐吓着她。

  刚回家没多久,就又来了一个天天以恐吓她为已任的老婆子,其间她跟弟妹多说上几句话她都要管,她都忍不住怀疑这老婆子其实是汪家送来先欺负她的。

  但张小碗也不是个好欺负的,她也不跟老婆子讲理,这里是她家,以后是她嫁人当官夫人,这婆子跟她无亲无故还敢这么恐吓她,太碍她的生活,于是使了法子在这天让老婆子出恭时掉进了茅厕,然后,以她浑身污脏,对她不恭赶出了张家。

  ☆、42

  中途县夫人送了趟礼,也没传什么话,也没派什么人过来。

  安静得张小碗都认为自己想多了,她还以为会派另一人过来继续折腾,哪想这事就这么搁下了。

  事实上,张小碗确也没有想多,那边有人得知了张家的动静,写上了信送到了京城汪大郎汪永昭手里,让他知道他的贫民未婚妻是有多粗俗难登大雅之堂。

  *******

  张家赶在chūn末种上了田,两亩地里的菜也全种上了,张大爹张大娘这两口在去年的瘟疫中已经死了,张大金一家不知去向,在年中,张家给两人齐整了坟,堆了个坟堆,上了几柱香,烧了几刀纸钱,算是尽了那点微薄的孝。

  村里人也说他们什么不得,要知道,他们家中的死人,可能连个平整的坟都没有,那引起连夜埋的,可能都认不清埋人的坑到底哪个是他们家的。

  本是安静的梧桐村因村户的减少更显安静起来,而在这年,村里的田地也被县上查清,绝了户的人家的水田收了上去,要买的也可以去买。

  张小碗听到此消息时可算是高兴了一把,可也没高兴太久,因家中银钱不多。

  所幸这时的地不贵,县老爷自动开口借了一笔,张家就购置了二十亩水田。

  田契到手后,张家成了村里拥有水田最多的人家了,张小碗也为此算是大松了一口气。

  如此,她是不用太担心这家中几口的生活了。

  只要不是有天灾**,只要勤于劳作,人还是有口饭吃的,虽然背了债不轻松,但人只有盼头,日子就能过得好。

  至于算盘和识字,张小碗还是要让他们学会的,可是小宝和小弟都不是机敏的人,有地可种,比他们出去闯dàng要来得qiáng一些。

  尽管张小碗觉得自己也cao心得太多,不管什么朝代,人在跌撞中才能成长,也许小宝他们出去吃了亏了,本事才会渐长,可她还是不太忍心放他们出去受苦。

  而刘三娘也因赔了银钱的事,那些浮动起来的心思似也收了起来,家中的农活和家中的家务也都cao劳了起来,张小碗见状也算是暗松了口气,觉得总算是过了一道坎。

  人只要认得清自己的本份,不期望不该属于自己的,这日子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第二年的chūn天,张家忙成了一锅粥,一家六口人,连带六岁的小妹也上阵,从育秧到cha秧足忙了一个来月,个个把冬天里那点好不容易补上的ròu全瘦了下来,才赶在chūn天这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把二十亩水田cha上秧,要知道这时间晚点,等到夏初天气一炎热起来,分cha的秧要是没来得及及时下田,收成就没有那么好。

  这其中,还幸亏朱大田发动了他们朱家好几个人口时不时来帮忙一阵,还有几个家里有壮劳力的人也来添了一把手,要不这二十来亩水田的秧也cha不了这么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