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贫家女_作者:杀猪刀的温柔(90)

  “不了,到了宅子处,天怕是更冷,你们先用着。”张小碗这时身上的烧刚退,说话的力气也小得很,她连说话带手势地把她的意思表达清,就跟主家辞别去了。

  辞别时,昨晚吃了小碗好菜好ròu的主人家还给了张小碗一个装了腌辣椒和腌萝卜的小罐子。

  张小碗给他们铜钱他们也不要了。

  没得法子,张小碗见他们家孩儿的衣裳破得很,拿了针线出来,剪了一点嫁妆里唯一的一块布料,给他们补了身上的衣裳,让那旧衣显得整齐了一点。

  这可把主人家的小孩和主人家乐坏了,手脚并用地感谢张小碗,张小碗笑着接受了,她说她的乡音,主人家说着他们本地的话,两方人马各自自说了一通话,看似说得热闹,实则饶是张小碗,用尽了吃奶的劲也并没有全听懂他们说得太快的乡音,只听出了个三四分出来。

  至于她说的那些,张小碗料想他们也没听懂,但这也没阻挡她说话时那两夫妇和孩子们连连点头的热qíng。

  要走时,主人家一家人还送别了他们,张小碗看着他们家那几个孩子朝她不断地看,从走了十几步的牛马上跳了下来,硬是三个孩子一人塞了一个铜板,嘱咐他们过年时用来买糖吃。

  看着他们这几个,就像是看到了那一路哭着送别她的小宝小弟小妹他们。

  路上,想着弟弟妹妹的小碗把头埋在挡风的被子里,硬是把嘴唇咬得都出了血才没哭出来。

  她甚至都想过让牛车调头回梧桐村了,不去那什么宅子。

  可到底,这也只是想想,她知道她用来当家乡的地方,怕是死,都回去不得了。

  真回去了,她只有死路一条,连带着可能还得拖着一家人死。

  有家回不得,这苦,受不着也得先受着。

  *******

  一路到了宅子处,已是大年三十早上。

  他们先到了村子时,蔡老汉叫了这里的里长来,和他们一起去宅子处。

  这时又走了大半天的路,宅子竟是半山上,所幸的是牛车过得上。

  但那宅子委实也不是什么好宅子,算起来有六间的青砖房,还有一间大堂房,但瓦片全是漏的,没一间房是不漏风也不漏雨的,如果不是青砖砌成的房子,这房子也是落破得很,这里面还堆满了一些村里人借放在这的柴火稻糙,连处打地铺的地方都找不出来。

  算是半指路来的里长不好意思得很,就说他回去就叫堆东西的村里人把东西搬走。

  张小碗有苦难言,她身揣房子的地契和五十亩水田的田契而来,一路上料想过了好多一个人的好处,她靠着这撑着一路赶路来的艰辛,但真没怎么想,一到地方,那处她以为至少可以住得舒服的宅子会是如此这般景象。

  连那以前来过的蔡老汉,也激动地指手划脚跟张小碗说房子以前不是这样,他来过时好得很,没这么破。

  以前没这么破又怎样?现在就是这么破了。

  大年三十的,天寒地冻,一路赶来,看来就这只有几片瓦遮身了。

  张小碗抬头看了看房顶,只得忍下满心的疲惫不堪,也顾不得自己妇人的身份了,上前问了里长,“村里可有人能修房顶?如何修法?”

  她说得很慢,口音也随着变了一点,尽可能地像着她一路听来的乡音。

  那里长万万没料到她跟他说话,自己听得还能有一些懂,他先是鼓起了眼睛惊讶了一下,随后见那两个老婆子也是瞪着眼睛凶恶地看他,他才忙说道,“不敢劳大娘子说话,我这村里是有所能修得房顶的,但这瓦片要去隔村的人家买,费脚程得很,一来一回得一天,您看,今天就是过年了……”

  里长这带着十足的口音的话,张小碗听明白了个几分,也知他说的是理,只得让里长先告辞而去,她自己收了衣袖动手,打算先把一间瓦片看着像是还多的房间里堆放的东西先腾出来。

  什么好宅子,看样子,也是有将近好多年没打理过的了。

  据说这是她家婆当年的好嫁妆,张小碗看着,这也没好到哪里去,看来汪家人是看着这地方远,还有着说起来数目够大的田产,这就把她打发过来了。

  对外说有宅子有田产让她这个乡下媳妇打理,说到哪里去,都是够给她这贫家女脸了吧?

  这大年三十晚上,张小碗是在漏风yīn暗的房子里打地铺和两个老婆子挤一块睡的。

  原本两个老婆子没答应,但一路上她们已经受了寒了,那两身老骨头再受点寒,人不挤挤趁着热气睡,张小碗都不禁要怀疑大年初一就要帮她们办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