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幸福农妇_作者:风飞凤(163)

2017-04-15 风飞凤

  “你哥。你哥怎么能这样?”

  “太太,我哥也没办法,他现在都四个孩子了。刘英连肚子里又怀上了,他真的害怕没了老婆,这么多孩子可怎么办哪。”

  “五个?”这才几年呀,这刘英连还真跟个老母猪一样了。

  叶儿吩咐先让王氏吃饭,然后,让伺候的婆子找了几件大点的gān净、暖和衣服给她。

  王氏人还是挺不错的,叶儿打算带她去西府生活。

  十六一过。铺子开门营业,赵东臣把卫城自己名下的全都巡视了一遍。让那些管事好好经营,有事去请示二老爷。随后,去了楼上村的祖田巡视了一圈,看到绿油油一地的麦子。他又欣喜又遗憾,还是觉得田里长得是糙才更开心。

  十九日,一家人动身去往西府。澜河对面的码头,还给分了一个小客栈,他们安排的日程,要在那儿住一晚,顺便也认识一下掌柜的。

  何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瘦瘦的,但很jīng神。客栈上上下下很gān净,被褥也晒地软乎乎的,基本gān净。闻着,有股子gān净的阳光气息,叶儿很满意,只有店里的饭食,不怎么好吃。

  何掌柜看到赵东臣拿着信物,知道这是新东家。殷勤中还有一丝惶恐,他拿出前一年的账册。叶儿翻看了一下,每月,都有少半的顾客是赵家自己人,住、吃,不付账全是签名,所以,经营一年,非但没有挣钱,还赔着十几两银子。

  “从今年开始,不管是谁,都得付钱,就说我叮咛的。”想想前几天沈氏那前拥后呼的一大群,叶儿就明白掌柜的不是说假话,那些人,她可不想让他们永远这么白吃白占。

  何掌柜有点为难。

  “就说我说的,亲兄弟明算账,既然分家了,就按分了家的章程办,至于人qíng,自己家人,一律打八折。”

  赵东臣想了想,让掌柜的拿来笔墨,他把那意思写了下来,加了印信,jiāo给了掌柜。

  “店里的厨子,是外面请的,还是咱家里的人?”叶儿问。

  何掌柜脸色腾一下就红了,期期艾艾地说是他儿子。

  “过一阵儿,我给你这里派个厨子,让你儿子去西府学一段时间吧。”

  何掌柜大喜过望:“小犬在这里做厨师,也是九老爷吩咐的,不是小老儿自作主张,可惜他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做菜很jīng心,就是,手艺提不高,大爷能给他这个机会,真是太好了。”

  坐了一天的马车,叶儿只觉得腰酸背疼,便让掌柜的送上热水,他们沐浴后就休息了。

  难怪,这一路上的几家小客栈,沈氏和陆氏都不要,原来不挣钱呀。叶儿睡意朦胧里,还在迷迷糊糊地想着,就不知道,今后他们的人来往都得付账,会不会后悔了?

  没想到他们此举,竟然引来整个赵家人的不满,原来,长房拿到了最多的家产,就是要为整个家族出力,比如这个客栈,就是赔钱,都得对大家免费开办。这也是赵家客栈很gān净饭菜却不好吃的重要原因,只要勤快,就可以gān净,但好吃常常是需要银钱的,不管谁主持这一块,肯定都不愿意多赔钱。

  叶儿和赵东臣前脚到安平城,二老太爷的信,后脚就到了。他很不好意思地解释道,都怪他没说清,意思是让赵东臣收回付钱的成命。

  叶儿看到信时,不由得一笑,世上还真没有免费的午餐,长房长孙,不光是能继承更多的家产,也得为这个家付出更多的心力!

  赵东臣给二老太爷回信,回决了他的要求。信里说,也知道走路带很多钱不方便,赵家主仆在客栈可以像以往那样签字,但每个月,必须把那些账目进行清理,要么在安平城付账,要么,在卫城县里付清。

  赵家现在已经分成了好多家,各家生意多少不相同,有些家里,跟本就不用去安平城,大房的这个福利,岂不享受不到了?而像赵庆林,他的仆从在安平城和卫城之间来往的特别多,便是这项福利的最大受益者,这对整个赵家人来说,不公平。

  叶儿在代丈夫起糙稿时,最后给二老太爷说,赵家现在,没个读书的人,一旦和别人家有什么纠纷,就得拿钱摆平,一年这些花销数额巨大,他们要把这些客栈赚来的钱,用于支助赵家子弟读书,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秀才先生,准备在卫城,办个赵家族学。

  赵家有族学,但多教些怎样算账、记账的知识,今后,那些都是十三岁以上,不适合科举的孩子去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