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碧成朱_作者:江薇(375)

2017-04-15 江薇

  那段日子回想起来真是煎熬, 她在冰天雪地里煎熬, 而他在懊悔痛苦里煎熬着。 冰疮长在她的脚上, 也长在他的心里, 那种无法触及的痒让他夜夜无法安眠……

  好在她终于到了濠州, 且暂时定居下来。

  密函仍一封一封快马加鞭地送到他手里, 隔着千里, 他知道她的一举一动。 她住在三多巷, 有个邻居叫罗二嫂, 十分好管闲事, 十分嘴碎八婆。 她让周柱子去姚家村买身份文书, 又让冬雪持文书买田地入户——从前就知道她很胆大, 但不知道她连身份文书都敢买, 还罔/顾大周lv法, 以假乱真。 而后她搬到杏花巷, 每日研读《齐民要术》, 用逶迤付囘款(分期付囘款)的方式买了一块田——难道她想做个大地主?余庆还说, 她长大了些, 比从前好看了。

  算起来, 正正四个月没见了。

  晋王出了一会儿神, 把密函往抽屉一放, 霍然起身, 走出书房, 跟守在门外的罗有德和南丰说:“叫上所有的人, 备马。”

  罗有德与南丰怔了怔, 相视一眼, 问:“去哪里?”

  “濠州。”

  京城到濠州并不远,出南城门, 往东到毫州, 再到宿州, 过了淮河南下就s 濠州。 如果快马加鞭, 三天足矣。 晋王一伙人到濠州时, 是第三天的傍晚, 太阳刚刚落下, 西边彩霞如织, 灿烂异常。

  与京城虽然只隔着千里, 这里的chūn意却浓郁很多, 垂柳丝丝缕缕随着晚风飞扬, 杏花片片如雪沾人衣襟。 穿城而过的河流里飘着画舫, 已经挂起了红灯笼, 不知道何人在调试琴弦, 时不时地“铮然”一声, 把huáng昏也点缀得清清亮亮。

  罗有德拍马上前, 问:“王爷, 先去余庆的都总管府用晚膳吧。”

  晋王摇摇头说:“不用了。 找个人问问杏花巷怎么走吧?”

  一连问了三人, 才知道杏花巷的具体囘位置。

  等到杏花巷子口, 天已经完全黑了, 周围的人家都点了灯, 朦朦胧胧的橘色灯光里一片片杏花飞过。 晋王怕惊扰人家, 下了马, 让其他侍卫留在巷子口, 只带着有德过去。 余庆在信里告诉过他, 她住的二进院落, 门前有两株十年期的老杏树, 如今正值花期, 十分惹眼。

  果然, 没走几步, 就看到两株姿态苍劲的杏树, 枝枝桠桠之间缀满半红半白的花朵。 罗有德欢喜地说:“是这家了, 我去敲门。” 说着便要上前, 晋王一把拉住他, 眼神微黯地摇摇头。

  有德怔了怔, 问:“不敲门吗?”

  晋王轻轻地“嗯”了一声, 沿着围墙往后走。 余庆在信里还说过,刘嬷嬷与周柱子住在前院, 阮碧与冬雪住在后院

  有德挠挠后脑, 纳闷地跟上。

  走了二十来步, 估计了一下方位, 应该是后院正房, 晋王一个纵跃翻上墙头。 有德也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跃, 却见他一个凌厉的眼刀过来, 这才想起人家是来会心上人, 自己跟着做什么? 忙在空中转了个身, 落在墙外的一颗杏树上, 树枝微颤, 花瓣纷飞如雨, 一时mi了他的眼睛。

  等再睁开眼睛, 却见晋王只在屋檐上坐下了。 今日初九, 有一轮瘦瘦的上弦月挂在西边的天空, 给他披上一层清冷的月色, 这让他背影看起来有点孤孤单单。

  夜色静溢, 屋里的说话声浮了上来。

  “姑娘, 方才我去厨房端饭时, 听冬哥儿问刘嬷嬷, 怎么今晚又吃青菜? 还闹着说要吃鱼吃jī。”

  “果然是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呀。 这才吃三天青菜, 他就受不了。”

  “姑娘, 不要说她, 我也有点受不了呀。”

  “好了好了, 知道了, 帮我把这件夹袍拆了。”

  “咦, 姑娘, 这是什么?”

  “珍珠, 你不会不认识吧?”

  “姑娘, 这珍珠成色可真好, 哪里来得?”

  “我拜紫英真人为师时, 太后娘娘赏赐的。”

  “你打算把它卖掉呀?”

  “对呀, 你们不都想吃ròu吗? 正好我还想买田。 ”

  “姑娘你疯了, 这是太后赏赐的, 她要是知道你卖掉了, 指不定kan了你的头。”

  “没事儿, 她心里早将我的脑袋kan了千百来回了, 不差这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