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聊发少年狂_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588)

  李钊没想到堂叔家竟然连皇帝亲戚家也能随便走动的,那可是皇帝老爷的亲戚家啊!

  当下喜出望外的狂点头,抱着万宁的信就跑回了屋子。

  来堂叔家实在是太对了!

  李钊回了房,喜滋滋的打开了信,看着万宁娟秀的字迹忍不住羡慕。

  她的字写的好漂亮啊!她会好多字!

  看完抬头,李钊蓦地一愣。

  “箱子?箱子是什么?我叫李钊啊。”李钊抓耳挠腮,“难道是写给别人的信,弄混了弄到我这里了?”

  李钊对那“箱子”吃味了半天,猛然间灵光一闪!

  乡子!箱子!

  箱子!!!

  哈?他以为乡子已经很难听了,这万宁居然给他起了个更难听的!

  京城流行用起外号表示友好吗?

  那我也要给她起个外号!

  ‘虽然万宁给我起了个这么难听的名字,但她是女孩子,我不能和她一般见识,我若学了她,岂不是表明我是个小肚jī肠的男孩子?’

  李钊托着下巴想了半天,不知道该起什么名字好。

  对了,她长得跟仙女似的,不如就叫“仙主”!

  唔,等他写信,就这么抬头!

  李钊搞定了万宁的“外号”,继续往下看。

  这字读什么来着?好像是“见”?还是“真”?还是“觉”?

  李钊摸着那个一语成谶的“谶”字,琢磨了半天。

  这字好复杂,要怎么写啊?

  他拿起笔,把这个谶字照葫芦画瓢写了下来,但笔画太多,谶字直接糊成了一个大团,什么字都看不出来了。

  他那日说万宁回家说不定种不出菜来,今日就收到信,万宁说他“一语成谶”,果真那么多种子只有一半发了芽。

  他虽然不知道这“一语成谶”是什么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也看得出大概是“乌鸦嘴”的感觉。

  看着万宁姑娘这么有见识有学问的成语,李钊森森的表示自惭形秽。

  他还没学会四个字四个字的蹦话。

  李钊看完了万宁的信,准备给万宁回信,他从房间里摸出堂祖母送他的文房四宝,叫桑梓给他在一旁磨墨,酝酿了半天,开始落笔。

  “呃……桑梓,给人写信,抬头写什么?”

  仙主你好?仙主吉祥?

  “奴婢不识字,哪里知道写信该怎么抬头哟!”桑梓摆着手说道,“这个您应该问锐少爷或者铭少爷,或者问府里的先生啊!”

  “那还是算了吧。”李钊觉得连信的抬头都不会写实在太丢人,他qíng愿自己琢磨。

  李钊拿着万宁的信看了半天,终于抬笔写下:

  “仙主:行走如意。”

  他真是天资过人!起居安吉对行走如意!

  多么工整!

  李钊接着把想要说的话都写了下来,并对万宁府上的鲜花馅饼表现出了十分的垂涎。

  他也写了昨日厨房做的点心“韭菜盒子”十分美味,只是吃完要喝茶漱口等琐事。

  两孩子在吃喝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以及执着的追求,探讨出各种蔬菜和花糙结合的办法,并表示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在一起试验一下。

  他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张纸,倒不是内容多,而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大,还有错字糊成团的时候,所以不多的内容倒成了五张纸来。

  李钊看看万宁的信,再看看自己的信……

  看看万宁的字,再看看自己“粗壮”的字迹……

  他默默地又拿出几张信纸,展了开来。

  他的字还是母亲手把手教的呢,他还以为写的极好,结果不但不如铭弟,甚至连万宁一个小姑娘都不如。

  他认真的一笔一划誊好新的信,左右检查一遍没有任何错漏,这才塞进信封里,准备去拿给堂兄。

  若没有意外,堂兄放假的时候都是在北园里过的。现在铭弟弟也搬去了北园,他要送信,肯定要去持云院一趟的。

  正好,他也做了个决定,想要和堂祖母说一说。

  顾卿此刻却不在北园,而是在外厅接待外客。

  行知书院的陈轶带着几位书坊的主人和刻书铺的负责人来拜访邱老太君,想要获得刊刻《三国演义》发行的权利。

  此事本来应该是李茂过问的,但李茂部里事忙,听了他们的请求以后,直接让陈轶去府里找老太太。他家的《三国演义》是老太太背诵出来的,又是他父亲的著作,老太太说能印就印,说不能印就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