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小事_作者:归晔(487)

2017-04-12 归晔

  身后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应是那个年轻男子跟着离开。

  等他们来到马车附近,才发现在不远处也有一辆马车,只是被掩在夜色之中,他们刚到这里被景色吸引,没去注意罢了。

  回到客栈的时候,微月惊讶地发现那个男子竟然与他们同路,都是住在同一家客栈。

  还真是有缘!

  那书生也注意到微月他们,脸上也是闪过一丝惊讶,不过也只是彼此点了点头,各自回房了。

  第二天清早,微月他们都到大堂来吃早餐,此时天气已经转冷,茂官穿着一套全新的吉祥暗纹宝蓝棉芯短褂,戴着六瓣瓜帽,衬得他更加圆润可爱,瑞官也是穿了同款式的大红小棉袄,正咧嘴笑着要抓茂官的手。

  “外面天气大好,吃过早膳我们赶紧启程,今夜在鲘门停歇。”方十一对微月道。

  微月点点头,她对这里并不熟悉,一切都听方十一的安排。

  “娘,那我们是要到哪里去呢?”茂官歪着头问。

  “我们去乡下住一段时间,好不好?”微月摸着他的头道。

  茂官皱着眉认真地想了想,“乡下有学堂吗?您说让我去学堂念书的。”

  “当然有,怎么会没有学堂呢。”微月笑道。

  茂官这才满意地喝着豆浆。

  微月眼尖发现昨晚遇到的那个书生也在隔壁桌吃早餐,只是今日身边多了两个丫环,都生得如花似玉,正熟练地服侍他用早膳。

  看这书生穿着打扮,显然是个家境极好的,长得也算过得去,只是看起来有些憨厚和呆气。

  书生也发现微月他们了,有些惊喜地对方十一点了点头。

  方十一微微笑着颔首打招呼。

  突然,在书生左手边对过去的那桌客人发出悲凉的哭泣声。

  那一桌坐着一男一女,看起来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只是身边并无仆从,少妇趴在桌上低声哭泣着,旁边的年轻男子细声安慰,“你哭什么,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办法的。”

  “你就会说有办法,到底有什么办法你倒是说说,如今父亲都病危了,若不是你把被骗了,我们会落得这田地?”少妇抬起头,怒声对着丈夫。

  丈夫窘红了脸,“别说了,别说了……”

  “我不说,难道那银子就能回来。”话毕,少妇又哭了起来,随即又将丈夫出远门做生意,却被自己的结拜兄弟欺骗,如今已是身无分文,无奈家中老父病危,他们不得不回去,却是无颜以对了。

  少妇在埋怨的时候,丈夫一直劝着她不要说了。

  他们的声音不高不低,却让在大堂上的客人都听进了耳里,有些露出了同qíng的目光,有些只是淡漠地低头吃自己ròu包子。

  微月和方十一对视一眼,淡淡笑了笑。

  那书生突然站了起来,满脸的同qíng和怜悯,“二位不必伤怀,既是遇了骗子,就应该到衙门去投状纸,请大人为你们主持公道。”

  少妇闻言,哭得更凶了,那丈夫叹了一声,“不瞒这位公子,我们……我们已经投了状纸,只是那骗子早已经不知所踪,我们又非本地人,已经是囊中羞涩,无法继续逗留此处,只好……哎!”

  “不如我们将那件珍珠衫当了吧。”少妇哭得梨花带雨,好不凄凉。

  “那怎么可以,这是我们唯一的宝物了。”丈夫为难地摇头。

  书生转头给丫环使了个眼色。

  其中一个丫环就无奈低声道,“少爷,您又来了,少奶奶若知道你被骗了,肯定不依了。”

  书生犹豫起来,又看那对夫妇一眼。

  微月虽神qíng自若地和茂官说着话,却还是有注意这边qíng形,看到书生那为难的样子,心中便暗想,还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书生,太不懂世道行qíng了。

  最后书生还是取出了一锭银子给了那对夫妇,那夫妇却称无功不受禄,将一件据说是家传宝物的珍珠衫送给书生。

  “公子,您大恩我们无以为报,只是我们夫妇虽然落魄,但也不贪便宜,这珍珠衫是我们家传之宝,暑天穿了它,清凉透骨,冬天穿了它,温暖保气,此去天气渐凉,正适合公子。”那少妇从包袱中取出一件rǔ白色的珠衫递给书生。

  那看起来还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珍珠衫,竟然就换一锭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