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_作者:八月薇妮(745)

  那鸨母早也将众人查点了一番,各位姑娘,底下的丫头,小厮,guī奴,做杂役的,竟一个不少。

  霍城松了口气,对云鬟道:“幸而没有出人命,也是不幸中的大幸,只是好端端地如何会起火?”

  鸨母道:“我们也不知道,多半是清早儿做饭的时候,不留神烧了厨房罢了。”

  霍城就叫了那两个厨子来问,那两人叫苦连天,道:“冤枉的很!我们还没点火呢,就见里头火着了,委实不是我们不小心。”

  此刻,有几个姐儿便唧唧喳喳道:“是不是你们不小心却不知道,只是幸而后巷里有人敲锣说失火了,不然我们都要窝在里头的。”

  鸨母也心有余悸,说道:“我也听见了,得亏是有人发现的早,惊动起来,不然的话,哪里会一个人也不缺地都跑出来了呢。”

  因见并没有人命案子,便留下霍城收拾残局,云鬟方回县衙去。

  清辉正在书房,已经换了官服,正在看一样什么东西。云鬟上前将胭脂阁着火的事儿说明,又说并无伤亡。

  清辉仿佛不以为意,点点头,便对云鬟道:“你来。”

  云鬟不知何故,只得上前,清辉起身,将手中的一张纸双手递给她:“你看。”

  云鬟看他一眼,方垂眸,当看见眼前白纸黑字的时候,一股鲜明的熟悉感扑面而来,略觉惊喜:“这是……”

  清辉方笑笑:“是,这是父亲的亲笔信。”

  原来先前自打听了那些传闻,白清辉早写了一封家书去京内,近日得了回信,竟是白樘的亲笔,言说他并无大碍,让清辉专心政事,尽忠体国而已。

  虽然寥寥数笔,可清辉知道父亲安好,已经足够,因知道云鬟心中也自忧虑,当下竟也拿了给云鬟过目。

  云鬟双手捧着那薄薄地一张信笺,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两遍,方又恭恭敬敬地双手还给清辉。

  至此,两人心头的一块儿大石才似落了地。

  不知为何,白樘的信虽来到了,周天水却不曾回转。

  周天水机敏变通,武功又高,云鬟猜测她大概是被什么公事绊住脚了罢了。

  因进了八月,很快就是中秋节。

  这日,云鬟趁着休假,便带了旺儿,提了些节礼,去往程典史家中拜会。

  在程典史的院子里略坐了小半个时辰,又同他说了些闲话,近来衙门中的qíng形之类,云鬟见他jīng神倒比先前更见好了些,心里自是宽慰,程典史早听闻她的行事出色,也很是嘉奖了一番,一老一少都各得其乐。

  正往回迤逦而行,云鬟无意中抬头,却见前方路边儿一户人家的阁楼窗户旁边,似有一道影子正隐没。

  云鬟怔怔地盯着看了半晌,旺儿因见她不动,便回头道:“主子,怎么了?”

  云鬟也不回答,似懒懒地有些出神。

  缓缓地出了巷子,两人本要回可园的,云鬟忽地转了方向。

  旺儿忙跑回来,问道:“主子,可还要往哪里去?”

  云鬟道:“许久不曾去过金器行了。今儿得闲,去看一看。”

  旺儿笑道:“说起金器行,我又想起主子给小鲤的那长命锁,上回主子说去找二爷,还打发我先回可园,就是趁机买这金锁的对么?主子可真是有心,还特意支开我。”

  云鬟见他想起来,只是笑笑。

  旺儿又自顾自道:“说来,最近仿佛没见到徐爷,他仿佛也没再似先前一样总往青楼跑了,前儿我还听说他出城去谈生意了。这莫非是làng子回头了么?”

  云鬟也曾听底下的捕快们隐隐约约提过一句,当时并未在意,此刻便问:“那他如今回来了不曾?”

  旺儿道:“这个倒是不清楚,横竖去了金器行问一问就明白了。”

  不多时来至徐记,见依旧是“客似云来”,只因又要到节下了,正又是金器行的好时候。

  那门口的小伙计一看云鬟,立刻过来招呼:“典史来了,快快,里面儿请。”

  云鬟问道:“今儿不知道是你们哪位爷在呢?”

  伙计笑道:“典史来的正好儿,我们大爷刚刚才进门儿呢!”

  云鬟闻言,正中下怀,她自然是来找徐沉舟的。

  当下小伙计引着云鬟上了二楼,才转过楼梯口,就见徐沉舟陪着一人,谈笑风生地从里头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