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卿非卿_作者:半盏清茗(60)

2017-02-19 半盏清茗

  此事被赵寒渊□□luǒ揭开,相当于在韩清洺脸上狠狠抽了几巴掌,让他打落牙齿和血吞。

  看着蓝袍公子的笑容,韩清洺面色微沉,却依旧笑的温和。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窸窸窣窣的声音,让韩清洺想起当初打完官司后村里人异样的目光。可这些人……比村中的闲汉农妇更过分。

  没有同村qíng义,也不知底细,这些满腹诗书的读书人却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韩清洺,将一盆盆藻饰过的污水泼在他身上。

  韩清洺不禁有些烦躁,心中有什么在膨胀生长,撕碎他一层层粉饰的耐心。

  见韩清洺似无话可说,蓝袍公子得意的笑了。

  这抹得意的笑落入韩清洺眼中,更显讽刺,心中压抑着的隔膜一下被刺破。

  李星尔张生担忧的望来,注意到他们,韩清洺心中疯狂滋生的黑暗得到些许安抚,让他心中的烦躁冷静分毫。

  韩清洺对两人悄悄抬一下手,示意自己无恙。

  “不知这位公子,姓甚名谁?”

  第25章 时也命也

  蓝袍公子面目扭曲。

  不过他很快平静面容,淡笑道,“明澈公子贵人多忘事,在下赵寒渊,你学院时的同窗。”他显然气急,明知韩清洺出身贫寒,却在贵人上狠狠咬字。

  韩清洺恍若未觉,依旧淡笑,面容和煦的仿佛永远被chūn风笼罩,“原来是赵公子,”神色淡淡,看不出想没想起来,却让赵寒渊觉得这人压根没记起来,心中更恼怒。“赵公子可曾听闻,小受大走一词?”

  赵寒渊不语。

  韩清洺娓娓道,“曾皙使曾参锄瓜,而误断其本,皙怒,援大杖以击其背,手仆地,绝而复苏。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既而曾子请焉,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使之常在侧;yù杀之,乃不得。小箠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bào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

  赵寒渊道,“我自然听过,只是明澈公子不该将此事简作一词,去头去尾,失了本意。”

  韩清洺道,“父母之恩,恩过大天,《家语》云,孝,德之始也,又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rǔ,其下能养,又有言曰,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他声音一如相貌温和,润的似玉,缓缓说来,说不出的动听。

  此时赵寒渊对韩清洺想做什么有了大概明了,这人定是要出言驳斥自己,好一改不孝之名,因此道,“既如此,明澈当知,你的做法,着实是……以后可要好好改过,你也说了,孝,德之始。”语气恳切,仿佛无比关心,连称呼也变作了更亲昵的名字。

  孝,德之始也,若连孝也做不到,岂不说明此人无德?

  四周议论纷纷。

  “赵兄说的是,在下记下了。”韩清洺腼腆道,却未停口。

  “可既然如此,为何又有小受大走一说?”

  赵寒渊道,“自然是,为不让父母犯错,所以远远走开,自心中爱护父母,因此宁肯小小违背以达到爱护父母的目的。”

  “没错,小小悖愿,却可达到大孝。”韩清洺点头。

  赵寒渊警惕的住了嘴,不知韩清洺附和自己是何意。

  首座附近,一青年高声道,“在下闻韩公子言,似有深意,不知可否详说一番?”

  赵寒渊心呼不妙。

  韩清洺望去,却是一白袍男子,头戴儒冠,身姿飘逸劲瘦而不纤细,看起来颇具风采,较其身姿,其面则普通许多,但这人闻人先露三分笑,倒显得亲和许多。

  大皇子本yù打断,不料被齐沉博截胡,面色微黑。他自幼被母后教导孝敬父皇,日日晨起请安从不落,间杂有亲手做的饭食汤水,对父皇更是恭敬,经年竟也有些孝名,被大臣称赞,因此格外骄傲,韩清洺犯“不孝”之过,看在此人素有才名,他本不yù计较,只以后怕也不会重用,没想到赵寒渊如此不识趣,竟依依不饶起来,心下不禁不悦。

  本不想让这二人扰了自己兴致,可齐沉博是翰林之子,更有才名,在士子中也颇有名,为给这人留下好印象,他也不打断,默许了韩清洺狂言。

  齐沉博向大皇子拱拱手,道,“殿下恕罪,在下颇好文章,方才便闻那愚孝论立意新颖,心生好奇,不由得询问一番,做学问者,不管知识多少好坏,总要涉猎一番,才称得上博闻qiáng识,在下禁不住这坏毛病,实在是,冒犯了。”一张脸带着歉意与期望,诚恳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