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128)

2017-02-15 俺也试试

和尚们把一人高的木板一张张地竖在被石击得残缺的外围,支起支架,一共三十面门板。其实,元军为了不给城中的人供给箭矢,已经很少she箭。这些门板大概也就起个遮饰的作用。背着弩的少年人马上两两站在了门板之后,而那些背着竹筐的孩子也一对一站在了他们身后。那些守城的人们看着这些年少认真的半大孩子们觉得好笑,但是守将不在,现在也没有元军攻城,这些摆了门板的和尚是来帮忙的,也不好呵斥少年们,有的兵士或者平民也站在了门板附近。
赵宇站到了一扇最边上的一扇门板后面,看着土坝后越来越密集的元兵,一只手握了激光剑,用袖子遮了,电击棒挂在他另一只手腕上。他耐心地等待着,太阳升起来了,冬日的朝阳毫无热气,惨淡而无力。
远处元兵一阵呐喊,向这边漫延过来,许多人手中拿着刀剑长枪,有的扛着绳索云梯,远远的,有几个人扛着半卷的赤色旗织夹杂在人流中,并不惹眼。
“元军攻城了!小孩子们快下去!”和尚们按照预先的叮嘱,纷纷说道:“不妨事不妨事,他们是来帮忙的。”
不及他们细说,元军近了,城上的兵士们都躲在门板或者垛墙后。他们已经没有箭了,看着少年人手中空空的短弩,喊道:“箭呢?”“上箭呀!”“你们快下去,别在这里碍事!”“张守将!元军来了!”……少年们慌乱了,但转脸看见赵宇倚着门板,往外张望着,脸上一如平常地安详,就有些羞惭地压住恐慌,继续安静地猫在门板后面。
时间也许很长,但是在城上的人觉得似乎就是瞬间,元兵已经到了城下,守城的兵士和民众拿起城墙上的石块砸下去,可几乎无济于事。不多时,云梯在城前架起来了,密集的元兵开始往上爬。城上的军民抽出武器,砍杀着零星登上垛墙的元兵,或者用棍棒把人打下去。
门板后的少年看够了,开始跃跃yù试,一个劲儿地看赵宇。见云梯上的元兵越来越多,一个扛着旗子的蒙兵也在其中,赵宇终于说道:“上弩!”他旁边的少年大声喊出了他的指令,持弩的少年们一面接过旁边孩子递过来的竹筒或者排好的竹箭,一面大声重复着赵宇的命令。一片人声的呐喊里,少年们尖细的嗓音高昂分明。
那个扛着旗子的高个子蒙人终于在其他元兵的掩护下登上了城墙,他躲过了一个民兵的棍棒,双手把旗cha在了垛墙边。接着腾出了手,抽出了腰刀高高举起,就要劈向两步外一个坐在地上脸色苍白拿着一张像玩具一样的竹弩对着他的少年。就在这个瞬间,赵宇喊道:“she击!”
那个举刀的大汉只觉一只眼睛突然黑了,另一只一片殷红。接着有人从后面一推,他从城头跌落,摔在城下,一身剧痛,但他还是听到了城外四野参差响起的呐喊:“城破了!”“丞相登城矣!”……
摔在了城下的大汉闭了眼睛,作为伯颜丞相帐下的亲兵,他完成了丞相的命令。



☆、第 42 章

六十只弩箭同时发she,每箭都she中了一个元军,大多是在面部要害,城上片刻就没有了敌人。在城外如cháo的喊声中,赵宇说道:“随意she击!”又一片少年的喊声,两个少年轮流从门板两边探出头去,向往城上爬来的元军she击。因为距离近,他们练习了一个多月,命中率几乎百分百,很快把在城墙外的元军止住了。
但是城外四面八方出现了往这里涌来的元兵,杀声震天,“城破了!”的喊声此起彼伏。赵宇喊道:“鸣锣!”他身边吓的半傻的孩子,就凭着平时的训诫,机械地开始使劲打锣。城下的女子们同声呐喊“上城!”,和尚们扛了chuáng弩飞奔上来,城下只余下那些背着弓弩的孩子和一些小童。
城上原来负责支门板的和尚此时抬起死伤的元兵向城外扔去,清理开城上通道。守城的兵士民众被方才突来的弩箭惊住了,此时才反应过来,纷纷奔向那些少年,要抢他们手中的弩箭。清理尸体的和尚们拉住他们大喊道:“等等!等等!不要打乱赵官人的安排!”要不他们怎么叫“协助队”呢?和尚们把守城军民劝到一边,守在少年们的身旁。少年后面的孩子们手指灵活地往空了的竹筒或框架里续上竹箭,虽然他们练了很久,可此时有的人一紧张,还是把手指划伤了,但没有孩子哭泣,只颤抖着用流血的手指继续gān活。这种qíng景让旁边守城的成人们看到,只觉胸中激dàng,如果不是被和尚们按住,肯定要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