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293)

2017-02-15 俺也试试

陆秀夫看到了赵宇所采取的措施与赵宇所处的帝位之间深刻的冲突,但他还无法意识到中国历史上这种基层革命与最终形成的体制间的不协调,吞噬过无数人们的牺牲和努力,使得多次试图改变中国进化的行动又归于旧的系统,无法摆脱弱势。



☆、第 84 章

接着,赵宇通过陆秀夫给各处的军民发了“告人民书”,大讲了通大家团结一致、人民战争、正义必胜之类的豪言壮语,然后许诺赶出蒙元后,将实施他现在的分田政策,让农人有田种,流民有所居。接着说他要与蒙元九月在江南决战,告诉各地军民先不用与蒙元硬拼,八月左右听他的消息。鉴于现在才是六月,尚有时间,为了训练新兵,他就带队去江西会一会蒙元的西路军,先练练手,熟悉一下动作。
然后还有一封告蒙元的公开信,首先谴责了蒙元一番,大多是赵宇第一封诏书上那些侵略是不对的等等言辞,然后又是他老生常谈的招降,什么现在如果投降就怎么怎么样优待,最后说如果蒙元对自己的侵略行径痴迷不悟,那就是一个公开的邀请,赵宇按照当初蒙元从进兵犯境用了一年时间,就bī降临安,就以江南决战把蒙元赶出宋地后的一年为期,也打下元大都作为回敬,以示赵宇懂得礼尚往来。
这些话,在赵宇一行出闽地时,就多次重复,从来听着像是疯话。可现在,这个疯子竟然真的以十几骑出了闽地,还在最后的决战中,不失一兵一卒,让元军中路大军一败涂地,惨不忍睹。这种疯话就再也没有人敢嗤之以鼻。
因闽地元军已退,福州城防松懈下来,各家私兵回府。张世杰开始筹备粮糙军需,毕竟当初他答应了赵宇为长江决战准备这些。那时的胡话竟然成了真的。每想到此,张世杰就反复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把赵宇的话当成胡言乱语。
蒙元方面,元军中路的败绩震惊朝野。伯颜带着张弘范等久经沙场的战将,立刻离开元大都燕京南下。这个宋朝新帝必须尽快铲除,他既然要在江南决战,那么就如他所愿,让蒙元像以往那样再次痛击宋军,杀他个十几万人,敲山震虎,平息现在各地的骚乱。
只是江西的西路大军又该如何?赵宇说去江西只是cao练,根本没有把元军西路十几万大军放在眼里。而西路元军本来就与文天祥带领的宋军jiāo战不休,后方又来了赵宇,形势不容疏忽。赵宇这一支队伍不过两万人,但他十几人时都多次逃脱了追剿,与他遭遇的元军没有一个得胜的,虽然里面有若gān自然因素,可他的威胁绝对不可轻视。新近溃败回了江南的元军显然士气不足,不能再次南下与他对敌。尤其现在他还提出了江南决战,那么到了江南地区的军队就该有所整顿,迎接决战。
看来能对付赵宇的还真的就是他前往挑衅的元军西路大军了。西路军既然不能对任何一边弃之不理,就只好分兵两路作战。但要分兵,该如何分?用jīng锐来攻击哪一方?元军将领分析了一下经验和形势,得出如下结论:文天祥的宋军数量庞大,有十五万人之多,需要大量元军参与作战,分兵去攻新帝的就只能是少数。可如果是少数,就不能是弱兵,不然许是白送命。应派jīng锐铁骑拦截。既然派骑兵,根据不久前一战教训,就不要有步兵混战,因为新帝有一种能让马疯狂的粉末,会造成惊马对自己身边士兵的践踏。为了避免像上次那样给赵宇撒粉的时机,骑兵也不要摆阵对敌,而应分散前进,一见到敌人就及早冲锋,大队杀过去,不给对方投弹she箭的机会,冲垮新帝的队伍,然后各个歼灭。
李越从飞船上可以清析地看到近两万匹战马离开了西路元军,向北行进,必然是去迎战赵宇。而此时,赵宇正进入了他们出了闽地后到达的一个发达区域,信州地区,就是后代的上饶。此地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临近鄱阳湖,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自古就有上乘富饶之称。赵宇要孙小官人在此地为军队筹集给养。
历史上的南宋此时,信州出了一位着名的诗人和抗元义士: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他曾编选过的《千家诗》,流传后代。
谢枋得在当时是个文学领袖一样的人物,史说他“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学者名流都以师事之”。他认为“诗与道最大,诗为文之jīng者也。”宋朝文人领兵,他也投身军旅。他与文天祥同科进士――那届科举可真名垂青史了,一科进士中出了好几个赫赫有名的中华英杰,状元文天祥,进士陆秀夫,现在又有一个谢枋得。可这位当时三十岁的谢枋得,上殿就出口不逊,攻击朝廷重臣,被贬为二甲(不是重点了),他愤而弃了功名,我不要这个名次了,回家!次年他回来参加了经学教师的考试,中了,但是也没有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