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306)

2017-02-15 俺也试试

可非常荒诞的地方,是后代中国历史将蒙元征服了南宋这段历史看成了对中华文化的一个延续而不是一个打击。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学家对蒙古的评价多指出其对文明的破坏,对人命的践踏,将蒙军的残bào放在一个反人类的地位上。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却大力qiáng调南宋的腐败和无力,而蒙元的征服势不可挡,有意地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南宋军民的奋勇抵抗和蒙元借助武器和铁骑的优势而进行的屠杀和其后的野蛮,简直像是为一个打砸抢的qiáng盗辩护,众多中国史学家的观点可以总结出这样的意思:他(南宋)家里那么富裕,可乱七八糟的,难道还不让别人来抢一把?主人被杀了?活该,谁让他平时吃喝玩乐,不锻炼身体来着?妻子被qiáng了?应该,谁让她那么漂亮,这是她自找的。老人自杀了?那是她想不开,好好的投什么海呀。孩子也被卖了?那有什么,他也不好好学习,去吃点苦吧。……qiáng盗占了房子?成者为王嘛,人家也没地方住。qiáng盗在屋里大小便?哦,这是原始民族的淳朴,太讲究了也不好。qiáng盗把房子拆了一半?不破不立,没关系。qiáng盗把房子烧了?他喜欢呗,有个乐也不容易……敢qíng这世上qiáng盗都有理了?看来历史真的是给胜利者写的,至少在中国是如此。
上次赵宇路过信州外围时,有关赵宇这个新帝的流言蜚语就传到了城中。许多人对这个神秘的宋帝抱着期望,翘首等待他前来复城,毕竟,信州是一大城镇,富裕丰足,一块大肥ròu一般。可赵宇却在城外悄然而过,根本没有前来,让众人大失所望。城中的蒙元官吏心中松了口气,认为是这个宋人新帝不敢,原来的警戒就松了些,对着心有不轨的城中百姓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可过了一段时间,消息传来,这个新帝又胜了元军,城中的兵力有一部分被抽调去往江南,而不成文的默契就是:小股军队不要去挑战宋人新帝了。整个城中就酝酿着不安的潜流,当赵宇的队伍接近了信州时,蒙元的官吏和守军提着心肝儿,等着他们再次从乡间过城不入,而城中的人们却要急了。
傍晚时分,一个平民打扮的中年人走到一家药铺前,他面容清瘦,年纪三四十岁,一脸愁容,像是刚刚吃了苦药。他对着在店外正要关门的一个老者施礼道:“老丈有礼,可还能进去买些药糙?”
驼着背的老人挥了下手说:“打烊了。”
中年人哭丧着脸说:“这是如何是好?日已近暮,没有几家药店开门……”说着一副要哭的样子。
老人叹息道:“念你不容易,就带你进去吧。”转身上了门板,领着中年人走入了店内。
一进门,中年人止住了哭腔,对着老人施礼低声道:“幸不rǔ命。”
老人驼着的背挺直了,也不说话,带着中年人穿堂入舍,走到了后院,进了一个偏厅,里面竟然已经坐了十几人。
相互施礼招呼后,中年人对大家说:“吾见到了谢枋得――谢君直。”这个时代的人多称呼对方的字,以示尊敬。他的脸上一扫方才的悲苦。
那个老人表qíng肃穆地端坐在椅子上,他旁边的一个青年人急切地问:“师兄,谢公如何说?”
中年人激动地小声说:“谢公见过赵官家,说赵官家心肠慈悲,深爱百姓。在城外,给贫民分了田地租种,令旗下兵士不可扰民。还有,官家竟然不征粮,而是以官家名义借粮,开了有宝鉴为印的借条,还说要记下此时出粮的人,日后多加表彰……”众人听了心中大喜,这是和蒙元反其道而行。
老人目中眼神闪动,他姓司徒名衡,字长匀,是这省中有名的郎中,家住隆兴府(后代南昌)。南昌一陷,城中富户如不献产降元,皆被撕捋。他因不愿降元,就想带着家小离城南下去闽地,可元军已经入闽,战乱下,道路难行。他到处都有弟子,信州城的一个徒弟,就是那个在他身边的青年,开了药铺,就邀他前来避难,对外人只说是来的远亲。现在是乱世,这种事qíng到处都有。
他到了之后,以前的几个徒弟也陆续前来,那个中年人就是他的大徒弟,徐德,平时走动乡间行医,对周围甚是熟悉。这些坐着的人,有的是得过他或者他弟子的医治,愿意报恩的,有的是铁打的亲戚朋友,都是可靠的人。
徐德说完,看着师傅司徒衡,司徒衡手捻胡须,慢慢地说:“官家如此爱民么?……”众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他接着说:“既然如此,徐德,你明日出城,再去见谢君直,说吾等八月初七子时三刻,定开启西门,届时请他带人前来,吾等助他复城。若他同意,八月初三之午时于城南外燃三柱láng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