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344)

2017-02-15 俺也试试

孙小官人笑着说:“这位娘子,可否想到在我家宜兴开一家分店……”大家指着他们哈哈笑。
李越随着赵宇走到一边,赵宇这才低声问:“太空扫描有什么异常吗?”
李越摇头:“没有。你担心什么?就真的是大陨石,历史上不也说了?砸在山行宫旁边了,也没有别的事儿呀。”
赵宇没再说什么,李越拿出了那些画,给了赵宇他的画像,赵宇一笑,李越沾沾自喜。
为了不扰民,大军没有从绍兴府中间穿过,而是从城外过了绍兴,再走了两天,进入了临安。
此时正是十二月,一年之前,元军bī近临安,而现在,宋人重回了都城,可以想象人们的快乐。临安城中人山人海,一直簇拥着大军到了临安南宋皇城。
当李越跟在赵宇文天祥陆秀夫的身后,进入凤凰山下钱塘江边的南宋皇城时,也不禁感慨这座古代建筑的华美和经典。
整座南宋皇城不是一个端正平整的矩形,而是一个西高东低的不规则方形。宫墙高约三丈,西边沿山蛇行,高出南、东、北三边,极尽豪华壮丽。站在江边向凤凰山望去,就能到一带红墙围绕,金顶碧瓦相映,依山而建的殿宇层层上升,飞檐画栋,金碧辉煌。据南宋文人周密的记载:这座方圆九里、巍峨辉煌的宫殿群组,有门十九座,其中皇城门四座,水门两座;殿二十三座,其中正朝区中两座,后宫视事殿两座,皇后、太后居殿五座;堂二十三座,斋四座,楼六座,亭九十座……入夜,有诗传诵为“珠光宝焰烛山河”。
这个时代,临安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人,而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今天的世界各大都会,当时还沉浸在一片蒙昧的幽暗之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灯火映彻碧空,映亮了世界的东方。可惜,这一片灯火,尽毁于铁骑和烈火之下。
元史记载,宋亡的第二年,“民间失火,飞及宫室,焚毁过半。”到底是什么样的大火,能将宋宫焚毁过半呢?虽然据周密说,当时民间失火是经常的事,但烧的都是坊间民居。宋宫四周并无民居,全是朝廷重要机关,一直要向北过了太庙,才有民居和店铺。而太庙之东是中河,有河道阻隔,东岸即使失火,也不会烧到河西去。民间失火,要越过三丈高的皇城城墙,才能烧到宫室殿宇。这样的大火,是哪里来的?
而当时的作家和书稿,并无一处说及这次神秘的大火,那些怀旧的诗篇,也从来没有提及这次大火,这场大火显然是蒙元杜撰出来掩盖一场浩大劫掠的说辞。
可劫掠还不够,五年后,绍定四年(1281年,陆秀夫和张世杰已死,文天祥受拘大都,各地的民众起义依然不绝)的九月,文人周密目击了一场大火,“延烧太庙、三省、六部、御史台、秘书省、玉牒所……”这场大火十分可怕,huáng烟四塞,空气中充满灰沙尘土,鼻子嗅着就要打嚏流泪,屋瓦上,甚至室内的桌椅上面,都蒙着厚厚的一层灰沙。只相隔丈把路,就看不清人面。这样的qíng况,持续了两昼夜之久。彻底烧尽绵延数里的南宋皇宫,是一场有蓄谋的纵火。
接着1284年,西僧(西藏喇嘛)来杭,因受宠于忽必烈,当了江南释教总摄,相当于江南佛教的总管,他在宋宫遗址上造起了五座佛寺。次年,杨琏真伽又组织人马,赶赴绍兴,盗发了南宋帝后六陵,以取殉葬的珍宝。更卑鄙的是,他将挖出的各帝后残骸运回杭州,与牛羊骨头掺杂在一起,埋在福宁殿前的馒头山上,上建一塔,取名“镇南塔”(又名白塔),“以消王气”。而造塔用的石料,多用的是皇城建筑的残砖断壁,如进士题名碑、诸样雕花石板等,极尽羞rǔ南宋之意。
杨琏真伽等西僧在元朝时的行为,给中原汉人留下了恶劣的印象,这使得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藏传佛教以及喇嘛怀着不信任的敌对态度。
后人写过一篇“消失的南宋皇宫”,指出:从火烧宋宫,到在残基上建五座佛寺,到盗发六陵,到建塔“镇南”,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无不以彻底摧毁南宋王朝的地面建筑,进而消灭南宋“王气”即民族jīng神为目的。镇南塔的建成,便是这一历时八年、jīng心策划的巨大yīn谋的最终完成。
李越眼前的皇城还未毁于劫难,可也飘散着一种零落悲凉的气息:建筑多有火焚的痕迹,珠宝书籍等早被掠走,运往北方。一进城门,就能看到被践踏的糙木和破败的窗户,到处是马粪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