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任_作者:俺也试试(441)

2017-02-15 俺也试试

董义问:“哥哥要孤是要当徒弟吧?我能来吗?你们去北方gān吗?”
赵宇说:“日后我要开个学校,你太大了。我们去北方走走,你要帮我们带阿卓。”
董义笑了:“我也去我也去,这可不能错过了。”
赵宇严肃地说:“不行,好好看孩子。”董义马上哭丧了脸。
李越担心地看阿卓,怕阿卓哭,可是阿卓一副平静的表qíng。等他们出来,李越把阿卓拉到一边,认真地说:“你不要对别人说,我们去北方救一个人,会碰到蒙元的军人。你现在太小,还不能和我们一起去。”
阿卓已经是快十岁的大孩子了,点头说:“叔叔去吧,不要为我担心。我会好好读书,等我长大了,就能和叔叔们一起走了。”
李越有些不习惯阿卓这副小大人的样子,陪着小心说:“我们要去半年左右,你不会怪我吧?”
阿卓微微摇头,说道:“这段时间不曾读书写字,怕是落下了功课。到董叔叔家,可以赶上些,不然日后不成人,人家会说我不给叔叔争脸。”
李越心说你日后当丞相,可给我争大了脸了。想到在海上,阿卓向袁牧之文老先生学字,有时被慧成慧达他们教些佛礼,苏华也给他时不常地讲些道教经义,董平也曾带着他指挥航海,他又与董义相熟,常同水手们聊天,这段时期当建筑小工,也学了些建筑力学原理,算是知识面宽广,只是那些经书古籍没有时间研读,这还不容易,等自己临走,往阿卓脑子里灌几本就是了,早了不行,阿卓不温习,很快就会忘了。
董义陪着他们过了元旦,李越做了pào仗,在山谷里放了,引起阵阵回响。然后董义回福州,赵宇让李越开始平整土地,种些东西。原来他给李越留了陆稻的种子,以免在山里隐居没粮食。陆稻虽然口感不如水稻,产量也没有水稻高,即使后世也不过到了亩产千斤,但抗旱抗虫,适于山区等地,现在他们正好用上。
李越一边读着掌机学习农业知识,一边从事农业生产。而赵宇则天天去登山,对细致单调的劳动没有任何耐心。李越知道赵宇犯懒,可总狠不下心来qiáng迫赵宇,反正有机器人帮忙,还有阿卓和他作伴,吃亏是福,多gān点儿也没什么。
开chūn时董义来了,自然也成了和李越一起劳作的人。结果他们不仅种了一小块陆稻和一小片菜园,开了石头砌出来的水渠,还在房子旁边辟了花园,撒了些花种,铺了石子小径,cha了柳树枝。原来孤零零的平房周围,变得富余诗qíng画意起来。三个人极富于成就感,阿卓每天都到土地上去看,一旦见到从土中钻出的嫩芽,就高兴得流连忘返。赵宇因为没有付出辛劳,自然没有太激动,李越认为这是赵宇的损失。
赵宇定下三月底离开,出发的前一天,袁牧之来了,背着大行李,一手还提了只色彩斑斓的大山jī,明显是进山时顺路捉的。他正碰上了在房子外面放风筝的李越等人,而赵宇又以上山考察等借口去登山了。袁牧之被山谷中的变化惊呆了,扔了行李,放了山jī,在周围好好地转了一圈,回来指点着:“我觉得这里要有个亭子,这里来几块假山石,那里修个小木桥,……”
董义跳着说:“你就别给我们添事儿了,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了,你快去收拾那只山jī才对。”
袁牧之叫道:“我才来!走了两天,不能歇一下?”
董义指着身后的房子:“都是你的,尽管歇息。”
李越笑:“你是来给我们败家的吧?”
袁牧之进了屋子,一会儿,高兴地出来说:“里面真是太好了!我就住那间空的好了,你们要去哪儿?”
董义说:“哥哥说要去北边走走,我带着阿卓回家。”
袁牧之叹气:“你们不在我还在这里gān吗?这么好的房子住不长。”
李越问:“你怎么来了?回去是不是没位子了?”
袁牧之直了脖子说:“怎么会?中华导报,我是元老!虽然我离开这段时间,陆敏带着人把报纸办得越来越大了,可陆敏现在又进了清廉司,按理说我如果想接过来,那是手到擒来!”
陆敏进了清廉司了?这么文武两道都做过,日后怎么不成为丞相?李越笑着问袁牧之:“那你怎么不在那里gān活?”
袁牧之无奈地说:“我跟着你们这么久,还在海上游历过,每天待在一个地方就觉得憋得慌。一阵子不见你们,心里就想得很,要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