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让慧成抱着那个小孩先坐上了船,慧成踌躇着,想说什么话。赵宇愣了下,明白了,从怀里拿出了那个陆老爷给的小绢包,递给慧成。慧成拿了,打开找出了个什么,然后把小包还给赵宇。他用手挖开树根间的土壤,把东西浅埋了,还把土拍成了个小堆,如果人们有意看,马上就能发现异常。他又伸指,在同侧的柳树上扯下了一块树皮,念了声佛。然后才从赵宇手里接过孩子,上了船。接着是小知道,赵宇再把那两个竹篓倒空了石头扔到船上,然后自己上了船,扭头对李越说:“只能这么多人了,你游泳吧。算是锻炼身体。”
其实李越挺想游的,游泳对他而言,是很愉快的事。但他嘴里还是要抱怨一句:“你怎么不游?”
赵宇说:“哦,我不喜欢弄湿僧袍,容易杂了颜色。”赵宇哼:“你又不是和尚,瞎讲究什么?!”
李越把船推入水中,看他们远了,才弯腰把宇航服靴子处的密封拉锁拉紧扣实,又从内兜里掏出手套带了,在手腕的地方也把拉锁拉好,走到水中,朝着他们的舟影游过去。
宽阔的江面反映着yīn霾的夜空,正是偷渡的好时候。李越双臂jiāo替,轻松向前。宇航服的隔水效应产生出内部的相对真空,他的身体轻松地浮在水上,僧衣飘dàng在水面,像是大鱼翅。李越呼吸着水面湿润的气息,感到心旷神怡。远处时常有元兵的船只驶过,让李越产生一种错位感:人们本可以如此快意地夜游长江,享受天地的美景,为何却要热衷于残杀同类?
江流宛转向东去,赵宇和慧成把小舟横切着水流划向北岸,慧成有武功,赵宇有技巧,大江之上,一叶小舟,斜飞而去。看到江岸后,他们选择了一处黑暗的江岸,找了一处树柳斜生的地方靠了上去。几个人下了船,李越才游到小舟边,在水里按着小舟一端把它翻进水里,再翻回来,让小舟一边嵌入水中,然后慢慢地灌满了水。等水完全淹没了小舟。赵宇那边再把竹篓装了石头,李越帮着把石头压在了在水面下的小舟上。沉了小舟,李越游离开些上了岸,脱下僧服拧gān了,再穿好,摘了手套,才走过去与大家会合。他运动之后只觉得浑身发热,jīng神百倍。那个小孩子阿卓马上跑过了,抓了他的手。李越摸摸阿卓的头说:“阿卓真厉害,帮我们找到了船!”
慧成念了佛说道:“此乃李施主的福报。”
赵宇同意:“给别人gān了好事,得益的常是自己。”
李越说:“我得了什么了?我是游过来的!”
赵宇啧了一声:“运动会让你释放乐观荷尔蒙,你现在觉得心qíng大好吧?而且你没背着小知道吧?”
李越歪头,怎么自己横渡了长江,倒成了占了便宜的主儿了?他的确觉得舒服,如果没有这个小孩,他肯定得背着小知道过江的……但是怎么就感到条理不对呢?可一时也想不出怎么反驳赵宇。
赵宇又问:“现在该是快子时了?”
慧成看看夜空,说:“应当是。”赵宇似乎思索了一会儿才说:“我们往瓜洲方向走吧。”
李越衣服是湿的,这次慧成用布背了孩子,前面走了。李越少见地轻松,什么也没有背着,觉得脚步都快飘起来了。他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慧成停下来。远远地,可以看到一线在地平线蔓延而去的火光。
赵宇停下,把他的包袱递过来,对李越说:“把那两支短弩组装出来。”李越终于舒了口气,他早就想装出来,一直不敢提,怕赵宇说他胆小。他赶快解了包袱,拿出两小包竹子部件,几乎没有怎么看就组装出两支短弩。
这弩很轻很小,前面的弧度很大,完全是竹子的部件,因为赵宇要求不用铁的东西。也是,他们哪里去找铁匠?如果用车chuáng加工市镇里能买到的铁器,那得多费劲儿?最后又能出几张弩?可竹子却是漫山遍野的,用不完。电脑控制的切割加工竹子简直跟切豆腐似的,准确快捷,能把零件加工到十全十美,部件之间的契合非常紧凑巧妙,cha入后由于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根本不用钉子胶水。只是弩弦曾经着实让李越费了番心思。他试了健身房里的拉力绳,还试了货仓里的行李搬运传送带,后来最让他满意的竟是他的chuáng铺。卧舱里的chuáng板实际是由超qiáng弹力线拧成的绳索织成,而这些弹力线是由qiáng化橡胶合成的。这样的chuáng铺稍有弹xing,不用褥垫,而且还隔缘防火。李越就是把这些弹力线拆了,做成了弩弦。短弩的弦一根弹力线就够了,这弹力线的弹力反she量和速度是自然的牛筋之类无法比的。李越按照赵宇的设计,用杠杆原理,借一个扳手拉开弩弦,省了大力。同时由于弩弦能迅速地反弹,she出的小小弩箭又快又狠。而更重要的一个革新就是一个安在弩把后的竹筒,she完一箭后,把弩弓头朝下垂地,后面竹筒里的弩箭就会滑出,落入弩箭槽中,抬起弩来,一扳拉手就能把弩箭拉到位,扣下扳机就能she出。如果竹筒里有竹签,从she出一箭到准备好下一箭,整个过程不过十秒,完全克服了弩不及弓箭方便迅速的弱点。而竹筒可以替换,简直像现在世界人们用的手枪弹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