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_作者:大船小舟(29)

  “谢什么,谁让咱们是一家人呢。”宋时雨依旧笑的好看,像是完全听不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宋长菊听着直笑,他这大嫂子也不是什么坏人,就这爱贪便宜的性子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也就是这小三子能说出这种气死人的话,换个人都治不了她。

  宋大嫂不跟他讲,直接对着他爸说:“过了十五我就让东东去你家,就这么说定了。”

  宋长河好脾气的点头,“来就行。”

  老太太嫌他们聒噪,一个劲儿的嘟囔:“都来干什么,都来干什么,乱得我心慌。”

  宋时雨无语。这老太太也是绝了,从来对这些个儿子孙子没啥好脸,一个人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手里有粮票又有退休钱,既从来不给他们带孩子,也根本不指望他们来当什么孝子贤孙,过得又独又潇洒,在这年代也算是独一份儿了。

  所以宋时雨来奶奶家真不多,一年也是有数的几回,就这还招老太太烦呢。

  老太太什么脾气大家也都知道,谁也不多说啥,大家伙一起做饭吃一顿饭就各自散了,临行前大嫂子再次强调了自家小儿子去学字的事。

  果然,宋时正月十六天没黑就来了,蹭了一顿饭不说,笔墨纸砚就带了一根半秃的旧毛笔,其他全指望二叔家出。

  人家话还说的特好听:“我妈说了,来二叔家不用当别处,跟自家一样,二叔少不了我那张旧报纸。”

  这话说的宋时雨都想翻白眼,这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是不少那张旧报纸,可墨汁不要钱还是粮食不要钱?

  他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可就是看不上那副占你便宜还大公无私为你着想的嘴脸。

  本来他还想教个三天五天反正以宋时北的性子肯定学不长,可现在他是一天都不像多看。

  第17章 省城

  想让讨厌的人消失是一个学问,宋小三显然深谙其道。

  其实他也没干什么,就是严厉了些,要求高了点,两个小时半分钟不能歇息,一直悬着手腕写字,在墙上。

  没错,就是把报纸用图钉钉在墙上,悬腕练字。当然,就他跟宋时。理由也是现成的,桌子小铺不开。

  他给了他两个选择:“一是三人在桌子上练,地方小,抻不开胳膊,练字效果差,他这样零基础的要练十年才能有个样子。”

  宋时北一听十年人都蒙了,上学都不用上十年让他学写字十年?他又不是喜欢得不行,这也太长了,就问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二是在墙上练字,不出三年你能写得跟我一样好。”

  他一听这个行啊,三年就能卖对联赚钱,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这两个小时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辛苦。

  在墙上悬腕练字跟桌子上那能一样?别说两个小时,十分钟都手腕子酸疼。

  第二天手腕子还在酸,筷子都拿不稳,怎么说也不来了。

  宋大嫂不服,还找宋长河告了一状,“你家三小子也太坏了,一晚上差点儿没把我家东东胳膊累折了,不想教就不教,有这么折腾人的吗?”

  宋长河可不能听人说他孩子不好:“我昨天看着他们练字的,就写了两个小时,两个孩子一模一样,小三教得可尽心尽力,你可冤别冤枉他。”

  宋大嫂拿他也没办法,只能铩羽而归。

  她一走,宋爸爸就点了点三小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宋时雨的手腕子也没强到哪儿去,同样酸得提不了东西,可他不在乎。

  教学风波就这么过去了,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激起什么大的水花,大家说过了看过了,自己的生活还得过,跟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值得让人高兴的是国家准许了土地分产到户,宋老爷子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分田了!这让一大家子人都放心又高兴,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这天刚放学,宋时雨迈着他特有的步调稳稳当当是往外走,跟周围一窝蜂往外跑的同学们显得极其格格不入。

  “阿雨。”顾卫峰远远的招呼。

  “你怎么来了?李先生好了吗?”宋时雨脸上笑开,很是灿烂。他都好几天没见他们了,过年那会儿忙,结果李先生还病了,他过了好几天才知道。李先生还不让他靠近,怕传染,也不让顾卫峰跟他走近,非得说病不好不准他去,不然就跟他绝交。

  现在李先生的病是好了吧。

  “还没有。”顾卫峰摇头。

  李老头的病来的猛去的却很慢,后来又带上了咳嗽,整夜整夜的咳,胸口跟塞了棉花套子似的闷,想睡个囫囵觉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