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_作者:大船小舟(28)

  到底有多好他们也说不上来,有那些个买了对联的门前都成了参观景点,都想看看能挣着钱的字到底是什么好字。

  市政府这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小城,市政府啊,这不单单是几幅对联的事,那是多大的脸面,整个国棉厂筒子楼都感觉脸上有光。

  刘二花这些天可风光了,丈夫升职儿子出名,走在筒子楼里哪个不是笑脸相迎,聊起天来话里话外的羡慕嫉妒都能把她淹了。还有不少人跟她打听她家小三是字打哪儿学的,他们也让孩子去学学,不求被市里看上,能卖个块儿八毛的也算是为家里出了力。

  “我家小三都是胡乱学的,以前他姥爷家里住过一个老先生,跟人家学了两下子。天天晚上写俩小时,大过年的都不歇,现在还天天拘着小四写呢。”刘二花用着不值一提的架势轻描淡写的说。

  “我说怎么不见你家小三小四晚上出来玩儿,合着都在家憋着准备挣钱呢。”

  “什么挣不挣钱,都是孩子闹着玩儿。我们也没想到能被市政府买啊,把我给吓得,还以为是骗子呢。”

  “骗子能给你钱?你就偷着乐吧。”

  “你家宋时雨学了多久写成这样的?”有人盘算着打起了小算盘。

  “学了没多久那老先生就走了,都是他自己瞎练的,从三岁就拿笔,五六年都没断过。”对于这一点刘二花骄傲得很,谁家的孩子有他家小三这个心性,她就敢说在他们禹城一个没有!

  “喝!”这可把聊天的都惊着了,这孩子不简单啊,平时看着也是爱玩的,怎么能耐得下性子。

  “你看让我家小二跟着你家老三学学写那毛笔字行吗?”有人不死心的问,不就是写五六年,他逼也能逼着家里小子天天写。

  “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叫小三主意大着呢。你自己跟他说,他同意我没意见。”刘二花赶紧摆手,不兜揽这差事。

  还真有人找上宋时雨,他一听,笑了:“行啊,都是邻居,我给您算便宜点,一个月两块钱,自己准备毛笔墨汁旧报纸,外边人想学都得交三块呢。”

  好家伙,张嘴就两块,你怎么不去抢呢?还没挣钱就先花钱,天天上学都不用交一毛钱呢。邻居叨叨了两句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街坊邻居好推脱,可亲戚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去亲戚家也一样被围观,尤其是孩子奶奶家就住在这禹城里,有点儿风吹草动哪有不知道的。一家子刚到就被围了起来,三句话不到就开始打听宋时雨卖对联的事。

  小姑姑宋长菊比他爸爸小十几岁,刚结婚不久,跟二嫂关系特好,把宋小三扒拉到怀里,拉着他手就揉说:“咱家小三子的手可金贵了,以后年年都能给嫂子你挣大钱,快让姑姑沾沾财气。”

  宋时雨想逃还不让,被揉得生无可恋,权当这个手不是自己的。幸亏她抓的是左手,不然他得哭。

  “你快得了吧,小孩子胡闹你也信。”刘二花笑道。

  “嫂子你就别假谦虚了,有人花一块钱跟小三买对联都传开了,你还想糊弄我?”宋长菊抱着宋小三不松手,“不行,我得好好看看,我家小三怎么这么能耐呢。”

  “姑啊,我去给您倒水。”宋时雨拉开小姑的手,刺溜一声钻进屋子里。

  “还害羞了。”她顺手把小四搂怀里,小四任揉,高兴着呢。

  “小三从小就不喜欢被抱着,你又不是不知道。”

  “让你家小三也教教北北啊,有好事可别忘了咱们自己人。”一直在旁边忙活的大嫂说。北北是他家老小,他家四个儿子东西南北。

  “嫂子你自己问他,他那脾气我可管不了。”刘二花不接这茬,他家那北北人不大事不少,她可不给儿子揽事。

  问就问,宋大嫂直接问当事人:“小三啊,你也教教你北北哥写字,你哥可是给你买过糖。”

  那是因为他想抄我作业。宋时雨暗想,脸上笑着:“行啊,这有什么难的。您让北北哥每天晚上去我家,带着墨汁毛笔还有旧报纸,我家没有多余的,我就不收您钱了,咱自家人不说那外道话。”

  “你就教人写个字还收钱?”宋大嫂音量直接抬了个调儿。

  “瞧您说的,我凭什么白白教给他们?就像您说的以后都想挣钱呢,到时我的生意不就被抢了?”宋时雨说得真真儿的,一点儿都不像孩子话。

  “那我可还得谢谢你呢,诶呦,你家小三子成精了!”宋大嫂嚷嚷道,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说出来的话,大人都想不了那么长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