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氏当时没答应,也没拒绝。张歆知道她的xing子,不qiáng求,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失望。
张歆布置任务,叫外甥甥女们设法把陈林氏“请”到泉州来。几个孩子眼明心亮,心领神会,轮着回家传消息。
陈林氏一开始是怀疑张歆要把她接到城里去享福。张歆有能力,有靠山,有钱有仆人,哪里就需要她这个老婆子呢?
外孙们说张歆买来的佣人多是放在酒楼里用,家里只有两个十来岁的小丫头,打扫卫生,洗衣服。张歆忙完外面的事,回家经常还要做饭。打发小qiáng睡下,还要检查小羊的功课,等小羊也睡了,张歆还要看账本,考虑第二天的工作分派,每天忙到深夜才熄灯。陈林氏抱怨外孙女们没用,不能真正帮到阿姨,心里明白她们到底年纪小,经的事少,不敢拿主意,张歆不能放心把家jiāo给她们管。她要去了,至少能替阿妹把家里撑起来。
等听说张歆买地要盖房子,抽不出身跑工地看进度,想请个懂行的管家,请不到。陈林氏着急了。盖房子是关系家族百年的大事。可不光监督进度,还要管工匠饭食。工匠们吃的满意,才会用心在房子上。另外还有些规矩讲究,阿妹多半不知。
这些日子下来,陈林氏了解到她家阿妹聪明能gān,不怕花钱怕麻烦,总想花钱买省心,做个甩手掌柜。万一碰上个jian猾的,活脱脱就是冤大头,被人榨gān了都有可能。
再听说小qiáng没人管,在薛家园子里游逛,摔了一跤,差点伤到眼睛。陈林氏坐不住了,匆匆忙忙收拾了东西,嘱咐阿怀媳妇几句,就往泉州赶。憨仔是阿妹一辈子的依靠,可不能有差错!
小qiáng其实不过是钻篱笆时让枝条擦出了一条血印子,正好伤在了眼角,看着有点惊人。
陈林氏见到小qiáng时,小qiáng虽然还只是嘣单字,却已经能说不少话了,词汇量每天见长。
离着一段,看见陈林氏,小qiáng唤了声“婆”,就双手张开,扑到她身上。
陈林氏满心喜悦,答应着,蹲下身来抱他,也想细看他脸上的伤口。
小qiáng一把抱住她的脖子,吧嗒吧嗒往她脸上亲。
陈林氏脸上起了红晕,扯开他,教训说:“不是跟你讲过,不好这样。”
趁这功夫,张歆已经传达下去第二步战略部署:“稳住阿婆,不要让她回家。”
要稳住陈林氏,第一步就是让她看到张歆很忙很需要她。张歆开始带着外甥甥女早出晚归,制造忙不过来的假象,把家,小qiáng,和正在盖的房子都jiāo给陈林氏。
陈林氏果然老辣,管家做饭带小qiáng,有条不紊。每天牵着小qiáng,带着丫头去张歆的新家园给工匠们送饭送点心,与年长的几位把话聊天,了解工程进展qíng况,小问题当场拍板解决,大主意转告张歆自己拿。
出了正月,程启就要带船下南洋。给张歆盖房子的工匠就是当初改造酒楼那批人,是程启介绍的。木料砖石,也是程启帮着买的。
程启担心自己出门几个月,张歆新房这边出问题影响进度,想趁出门之前尽可能帮她把事qíng都落实了,得空就往这边跑。
小qiáng有一阵没见到他了,也不觉得生疏,欢天喜地地凑到跟前:“抱,抱。”
程启欣喜地抱他起来:“当真会说话了!会叫人了么?”
张歆没说小qiáng他爹是哪年生人,也不知道比程启年长还是年轻。陈林氏想了想,催促小qiáng:“阿伯这么疼你,快叫阿伯。”
小qiáng沉浸在兴奋中,没理这茬,而是往上指了指:“高,高。”
程启笑呵呵,托着腋下,把他举过头顶。
陈林氏不高兴了:“小孩子,怎可没礼貌。快些叫人。”
正好旁边领头工匠的儿子有事过来请示,一开口先唤爹。
小qiáng听见,手舞足蹈地叫:“爹,爹,高,高。”
陈林氏险些晕倒。早想到这憨仔会招人,只防他长大招惹女人,没成想刚会说话,就给他娘招惹男人。
瞒
程启听见那声“爹”,又惊又喜,喜大于惊,本能地想要大声答应,见陈林氏青白了脸,意识到此事不妥,不敢造次,抱着小qiáng站住,尴尬地笑,却也不想告诉小qiáng:“别叫我爹,我不是你爹。陈林氏稳住神,紧紧拉住小qiáng的手:“这是阿伯,你该叫阿伯。不叫阿伯,阿伯不同你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