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昭脸也热了,低下头去。
她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到如今还看不出来他的心意。
即使她不去打听他,鲁庆和鹅huáng他们也会帮她打听,当日看发簪的女孩子,是他二叔的女儿。
殷昭觉得自己的爱qíng就像园子里随处可见的木槿花,不声不响地就开放了。顾盛宗放在整个大胤里,倒数顺数都轮不到他进前三,可是木槿花开放不需要全部的太阳,它只需要能够照耀到它的那部份就够了。
作为一个穿越女。她没有特别大的成就,甚至也不曾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给自己创造些什么了不得的未来,她就是守在窗子里的安静的少女。等来了她的花开。
当后宫里那些久远的肮脏的事qíng曝露于天下,她更是珍惜她亲手浇灌出来的这朵小花,天下间有轰轰烈烈的爱qíng,也有静如秋水的爱qíng,有大气果敢如谢琬的女子,也有随遇而安如她的女子。
当所有人都在为惠安太子的枉死而惋惜,为霍达夫妇的罪孽而切齿,为兰嫔的结局而感到可悲,为孝懿皇后的残忍而颤栗。她只能感慨命运的qiáng大,让身处漩涡之中的这些人无法不随波逐流。
朝堂与后宫都是吞人的漩涡。几个人能控制住自己不受左右?
诚然,惠安太子必然是无辜的。可是在皇权为上的封建社会里,他出生在宫廷,而且又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在宣惠皇后驾崩那刻起,他的存在就注定已经成为了后来人的威胁。即使裕妃不为后,兰嫔也会争,兰嫔不争,后来的德妃淑妃她们都会争。
他占据了后来人执掌大权的道路,他就注定在太子之位上坐不稳当。
如果一定要说有错,宣惠自己也有错。她死之后,惠安的下场她应该能想象到的,在这种qíng况下,宣惠可曾为自己争取过什么?有无勇敢地面对病魔?裕妃在她chuáng前照顾那么久,她可曾向她托付过惠安?
裕妃当时作为位份最高的妃子,本来册封为后的希望就非常大,如果惠安过继到她名下,裕妃就算有想为自己亲儿子谋前途的打算,为避嫌疑,也必然不敢杀惠安。以裕妃的冷静隐忍,别的人要想冲惠安下手,难度也会更大几分。
所以,宣惠皇后本身,就是个不适合于宫廷的xing子。
如果殷昭是她,她是肯定不会相信任何一个人的,即使她活命无望,她也会在临死前恳求皇帝不要立惠安为太子,甚至,再顺手做个人qíng,提出让皇帝册立裕妃为后。相比起皇位,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如何让失去生母庇护的惠安平安地长大,去过他自己的人生,应该才是最重要的。
在若gān年后,继任的皇后和太子也许还是不会放心惠安,可如果当母亲的做到这种地步仍不能保全他,他也仍然还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那么也只能说明他不适合宫斗生存。
所以在殷昭看来,整个故事里除除了霍达夫妇,孝懿和兰嫔的作为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责备的地方,后宫女子,谁不希望自己的道路坦dàng?兰嫔不幸在于输了段数,孝懿则只不过是把对手以及障碍一次xing去除了而已,而过份的是,她竟然还一举成功了。
但是即使如此,霍达夫妇却仍然难以使人原谅。
而殷昭庆幸,她是从宫里走出来的人,而非走入宫中的那些人之一。
感谢命运,让她能做个随遇而安的女子。感谢命运,让她遇见顾盛宗。
番外 殷煦(1)
大胤隆盛九年,国中又有人凯旋回朝。
这一次大军回朝代表着大胤朝至少五十年无仗可打,因为人们心目中敬爱的太子殿下率兵亲征,于五年前平定东海之后,又在这次将背信弃义的蒙古鞑子重创之后赶去了关外数百里。蒙军主帅被歼,可汗所有后嗣被捉,整个部落想要恢复元气,没有个四五十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
“这下京师又该热闹了!听说明日就到京,皇后娘娘都让骆大人带着锦衣司的人去京外迎接了!”
“太子殿下真英武!……”
许敏秋默不作声地听姐妹们议论了半晌,起身回了房。
他这一去就是两年,皇后娘娘当然会想念他。就连她,也有点想念。
只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她。
许敏秋的脸红了,像桌上摆的红苹果。
**
殷煦归心似箭。
这一仗居然打了两年,这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原本是打算最多一年半时间把他搞掂收工的,谁料鞑子狡猾,居然联合别的部落反扑,弄得他只好再多留几个月,直将他们驱赶到天山底下才算数。这一来,他就没赶上她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