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德公公的身影随着引路的宫灯渐渐没入黑夜,穆婕妤轻轻的舒了一口气。今天真的极险,不过,收获却也极大,这位德公公将来就是她最大的臂助。至于平安公主,穆婕妤微笑着想,德胜今天的话倒是提醒她了,平安公主竟是那样关键的一个人物!
只是眼下,想这些或许还太早。她如今要做的,是好好笼住皇上的心,生下一个健康的皇子,别的,她还有的是时间……老天爷让她大难不死,又有了这样的福分,总不是为了让她一辈子去讨好别人。
“来人,”穆婕妤终于声音轻柔的开了口,“明天,请安王妃进宫一叙。”
第188章 后宫变数
似乎是为了补偿夏天的gān旱,永年三十二年的冬天,雪格外的多。从十月初到腊八的两个月里,竟下了十场雪。都说瑞雪兆丰年,但雪多了自然也会成灾,至少西北那边,契丹人因为牛羊大批冻死,便有些蠢蠢yù动了。好在三年前那一仗,他们元气未复,西北都护府又应对得当,契丹人几次试探都没有占到便宜,至今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的越境抢粮。
饶是如此,在经过叛乱、旱灾和雪灾之后,这一年到了年底盘库,大燕的国库竟然还有六百万两白银,简直近乎奇迹——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奇迹里包含了兴王慕容峻和平安公主的多少心血,别的不说,光是数次赈灾募捐,《京报》募集以及自捐的善款就将近三百万,虽然还比不得飞公主当年一笔扔出四百多万两白银赈灾的传奇,却也庶几近之了。
而在这重重危机都平安度过后,兴王慕容峻在朝廷上的威望早已超过当初的太子,鲜卑六部与武将自然不必说,就是原先心怀疑虑的文臣如梅以则等,在观望中也渐渐变成了心悦诚服。
相较朝野的平静无波,令人担忧的倒是皇帝的身体。大概是五月的重伤损了元气,自入冬后,皇帝称病不朝的时候就越来越多,胸口不时疼痛难忍,常常咳嗽气闷。同时,后宫穆氏的恩宠也令人咋舌:继从宝林擢为婕妤后,这三个月里又先是封为昭仪,随后又升为了丽妃,隐隐已是贵妃段氏之下的后宫第一人。
因此,当终于重新组建的三万北骁军大元帅,落在了荆州兵马使穆剑雪身上时,这种破格提拔倒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惊异——穆剑雪,是如今丽妃娘娘的大哥。
军中之人对此倒是更加不平一些,之前许多人都认定会是澹台扬飞担任此职,毕竟论战功论人望,穆剑雪实在无法与澹台扬飞相比。澹台自己对此倒是不大在意,虽然授了二品辅国将军的衔,他的实职依然是带领御林卫,只是近来并不负责宿卫之责,而是忙着训练新兵,平日都在西山大营那边,休沐才能回京。
“我喜欢这差事,”澹台轻描淡写的道,“都说百炼成钢,看着那些士兵渐渐有了钢的样子,我倒觉得,比当个元帅有意思些。”
洛妍笑他,“你怎么不去打铁?”心里却暗暗叹气:如果他不是自己的驸马,以此次的功劳,大概早就是一方大员了吧?
可惜并不是人人都像澹台扬飞一样看得开,比如安王妃……
想到今天多半还要见到这位满腹怨气的婆婆,洛妍只能叹了口气,然后打起jīng神,将准备好的礼匣jiāo给谷雨,吩咐道,“备车吧。”
腊八,是丽妃娘娘的生辰,皇上的意思是要办得热闹些。洛妍原是不必去凑这热闹,奈何这位丽妃娘娘这两个月来示好不断,洛妍虽然看她不顺眼,心里却知道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qíng其实不能怪她,而后宫这种地方,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永年如今发病时倒是多半会住在景仁宫里,她总不能父皇都不去见了。
但让洛妍头疼的是:每次去景仁宫的经历,实在都谈不上愉快。大概因为伤痛反复发作,永年变得有些喜怒无常,看着他那张yīn沉沉的脸,洛妍只觉得充满了无力感,原本想建议让他召文清远来诊治的,但自打听说他有一次一怒之下杀了两个太医,这个念头就偃旗息鼓了——父皇这是怎么了?脾气会bàonüè到这样的程度?
当然,比起父皇来,洛妍更怕遇见的还是安王妃。作为丽妃的亲姑姑,安王妃会出现在景仁宫当然不算奇怪的——奇怪的是,但凡父皇不在景仁宫,而丽妃打发人请她过去时,她总能遇见安王妃,然后就要面对那张比父皇更yīn沉的脸,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虽然你害得我儿子没当上元帅,害得他跟我生分,我大人大量都不跟你计较了,你只要给我家添个嫡孙就成。洛妍自觉已经是个心理承受能力还算可以的人,但每次过不了两刻钟,都只能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