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石_作者:三千界(46)

2016-10-19 三千界

  梁国虽小,可眼下,这里每一寸土地,姓的都是梁。

  时机未到。

  而我,却已经举步维难。

  坐在马车里,颠着回去。

  以前,我一直以为,野营时候越野的吉普车已经够折腾人了。

  可显然,这路,这马车,更胜一筹。

  “公子。”穆炎出声唤。

  我侧头看他。

  穆炎没说什么,只是朝我这边移了些身。

  软下腰背上的劲,靠到他身侧。

  这马车颠簸,里头也并无什么垫子之类,想省力靠着车壁,就等着被炒豆子般弹开又撞接吧。

  背上的触感有些熟悉,心念一动间,我问,“你接的我?”

  “是。属……”穆炎吐了个字,又咽了回去,“琴却来不及。”

  “既然是宣纶喜欢的琴,去陪他,也是好的。”我道,而后合上了眼小寐。

  时临,身后这人,你可一定得小心护好了。

  之后,那大夫依约来又来看过一次,说了一通医理。

  依旧日日早上习箭,投壶。

  午前回院子,用膳。

  下午,教字,画画山水,而后早早晚歇。

  只是身边多了个形影不离的穆炎,睡觉时多了脚边怀里两个暖身的炉子。

  没法打起jīng神弹琴河练字,梁长书偶尔来对一局棋,输得也更快了。

  不晓得那大夫怎么和梁长书回话的,他派了个新换的琴师,来了三天,不知为什么,便不再来了。

  下午阳光最好的两个时辰里,凡是来院子里的,都能看到我蜷在靠背椅里,晒太阳。

  其实,我在用心冥想。

  先将以往所学所知的农林技术在脑中梳理一遍。而后,是古老而年轻的水利应用之法,还有矿物的勘探,提炼和锻造。接着,是各方各国在历史上使用的过的兵种,配备,优劣,以及军政农工的权力结构,功勋制度。

  并不是吃过稻米的人,就能在古代种出高产田。也并不是用过不锈钢的人,就能在古代造出那种比铁更好的物品的。

  单单以鼓风机而言。

  这种看似简单,实则累积了百代人的智慧和经验的装置,在锻造炼矿中,仅仅是为出炉好铁所需的必备,高温,其下的一个小条件,足够的、持续的空气流量,提供服务的。

  为了这小小一点,人们从无到有,制出了鼓风机。而不提它的构造,只就它的动力而言,从人力,到畜力,到水力风力,到后来的电力核力地热力,这期间的变更和演进,留下的故事和足迹,汇在一起,已经是何其多而眩目的一条长河。

  这个世间,目前能用的,最多到水力风力。

  而我,能出卖的,是一张大概的图纸,一个尽可能详细的,剽窃而来的创意。

  至于他们如何细化,并将之付诸实践,就不是我能一一cao心到的了。

  而人们对金属使用,必须先通过提高无数小方面的技术,达到一个能提炼出足够高纯度金属的地步,具备了对于复杂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足够的控制能力,才可以享受各种高纯金属的好处,以及进一步地,探讨合金工艺。

  当他们再上一个台阶,好处更多,工艺更复杂jīng湛。

  同时,固然,小规模、长耗时、独家秘传的工艺,或许可以仰仗着某块天外陨石的高纯度,锻出一把甚至几把绝世名铁。

  但,这绝不够改变冷兵器时代,国和国之间,军队力量的对比。

  我的优势在于,从农到工,从商到军,我都可以面面俱到,无中生有。

  这一优势,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近乎逆天。

  感谢赴欧后那些年接触的,如果我想活下去,筹码实在很多。

  但是,要想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很大一部分决定权,却依旧握在老天手里。

  因为,就身体本身而言,我实在太脆弱了。

  睁眼,穆炎和一个时辰两柱香之前一个姿势,静坐在一旁。

  我看看地上,新落了不少枯huáng的松针叶。

  ——莫要怀疑,松树不是不落叶的,是不在冬天落光叶子而已。

  而我身上,一片也没有。

  微摇头,无奈笑叹,穆炎显然还在用,且只会用对待主子的标准来处理和我的相处。

  也不知他怎么出手的,我一点也没有察觉有光影的移动,和异常的声响。

  “我们进去吧。”起身,端了椅子,回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