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柳隐,关波也没有中,看着两个面色沉郁的同伴,齐达他们也不好意思去闹,于是按住活泼泼乱跳的心脏结伴一起回到了客栈。
天色已经不早,几人又是才在外面吃过东西的,也不太饿,于是也不去客栈吃饭的大堂,直接从侧门进了后院各自回了自己居住的房间。
一进房门,齐达就关上门,担忧的看着柳隐,笨拙的安慰道:“子瑜,其实,其实不中也不要紧的,明年还可以再考……”
话音未落,就听见掌柜敲门的声音,“请问,庾隐庾公子是住在这里吗?”
——————
直到报喜的衙役离去,齐达还觉得自己如坠雾中,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他,他们叫你庾隐?你就是那个解元公?”
张华也虎着脸,“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你是柳隐么?还让我爹给你做保?你是什么意思?”
柳隐,现在该叫庾隐了,冷静的看着张华,甚至还很悠然的倒了一杯茶水,“庾隐是我的名字,柳是我的母xing。我的事qíng,先生都知道了,他当初保荐的就是庾隐,而不是柳隐。”喝了一口淡而无味的茶水,柳隐转头开始跟齐达解释,“我家原本就不是这里的人,只是当年被jian人陷害,才流放至此。前不久那jian人寻访至此,想要斩糙除根。我虽然侥幸逃脱,全家上下三十七口却都陷在了县衙大牢。那jian人还不死心,伙同县令四处追捕,我不得已之下方才化名出逃。”说到这里,庾隐涩然一笑,“幸而遇上你,不然我也不知道自己会葬身何处山谷。”
齐达抓了抓头,柳隐这些经历对他而言太传奇了一点,感觉就像电视剧,“哦”了一声,却不知道接下去该说什么。摸摸鼻子,齐达觉得自己白活了六十多年,却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
幸好旁边的张华开口解了他的窘境,“这么说,你那仇人和咱们县太爷相识?”
“不然我哪里用的着躲县试?”
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齐达左看看右看看,吃吃开口道:“那,先生……”先生越过县官大人保荐庾隐,会不会有事?
虽然齐达没有明明白白的把这话说出来,可是张华的脸还是黑了。
眼看着整个房间的气氛又开始僵硬起来,齐达懊恼的抿紧自己的嘴,恨不得自己没说过话。
静默了许久,庾隐坚定的声音低低响起,“我不会让先生有事的。”
张华冷冷开口:“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注:本文背景设定在小曹建立的魏朝,科考设定采用唐朝一年一考的那种,分为秀才进士两级,《信有时》中有提到~就这样
第21章(修改)
发榜之后,就是鹿鸣宴,然后就是同榜士子们的jiāo游聚会,以及拜会房师,考官什么的,不过齐达实在放心不下家里,勉qiáng参加了一个鹿鸣宴就说什么也要回去。在他看来,虽然因为科考,家里这一季稻米的收成是铁定废了,可是还可以补种些苕啊荞麦什么的,或者,齐达还有自己的想法,横竖他的兔子可以养活他们兄弟,而种田也只是勉qiáng饱肚子罢了,还不如把自家田地拿来种糙然后大量养兔子,做一个养殖专业户,前世村里可不就有搞养殖发大财的。
张华也心念自己父亲安危,决定和齐达一起回去。俊俊见他们两人都回去,他自己也挂心家里的寡母,于是也决定回去。倒是柳隐——现在是庾隐,他有个堂姐嫁到这茉阳,发榜后对方见到他的名字找了上来,于是决定住到她家去。至于关平关波,两个人也决定留在这茉阳城找份活计养活自己,关平是准备挣路费到时候上京参加chūn闱,顺便结jiāo一下同榜士子以及那些从上面下来监考的官员,而关波则打算在这里找活计准备养家了。
所以,最后只剩的齐达与张华俊俊三人一起上路。
齐自清在送他们进考场后又离开到附近一个小镇上收货去了,留下信要齐达他们等他一块回去。齐达三人挂心家里,再加上从来都是在山里生活的,谁会害怕走山路,于是胆大包天的三个人,买了些路上吃的gān粮,就这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