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人家_作者:花信风(45)

2016-10-19 花信风 种田文

  三人按照来时齐自清带的路走,一路要翻过有土人居住的长山——连绵几百里的山中住了十多个土人的寨子,途中还要穿过一个小镇,才能到家。

  刚开始还好,出城走的都是平地。一个时辰后,齐达他们开始上山。上山的道路还算好走,因为靠近城镇,时常有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这里游玩,踏青什么的,上山的道路都是修过的,山上甚至还有大户人家修的别院,粉墙绿瓦,亭台楼阁。再加上这苍翠中点缀着点点红huáng的秋色,齐达他们一路走得可谓是赏心悦目。

  不过,毕竟是小孩子,就算齐达他们久经锻炼常走山路,可到底还是很快就疲惫了。所以,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三人就顺势进了路边的村子,请求借宿。

  见是三个小孩子,热qíng的村民很快就答应了。他们住的比较靠外,对外面的事qíng了解的比较多,见三个小小少年十来岁的样子却一身儒衫,村里的小孩子不由都蹦了过来,好奇的打量两个读书郎。

  齐达见张华一脸困窘的样子,他这些日子在庾隐的教导下也大略知道了一些读书人的矜持,想起来张华从小被正统古板的张先生教导长大,到底是个孩子,又好面子得紧,只怕是不知道怎么和这些所谓没有教化的村民小孩打jiāo道吧。至于生xing羞涩内向的俊俊,早就窘得手都不知道放哪了。

  齐达倒是对哄小孩很有一套,他把这些小孩子叫到一起,把自己买着准备路上吃的馒头拿出来一人给了半个,乐得这些常年难得见到一回白面的孩子们见牙不见眼。然后又给他们讲起了自家孙子以前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láng》,听得一帮小孩子连大人叫回家了都不知道。

  张华也听得津津有味,小孩子们终于离去的时候他还追着齐达问后面的故事,害得齐达大半夜都没得睡。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怎么也舍不得,硬是追着齐达说出了“故事结局”——灰太láng被喜羊羊他们联合其他动物赶出了森林——不说完这个结局就不让走。齐达没法,只得按照孩子们的要求“说”完了结局,彼时天色已经是中午了。

  三人顶着九月的大太阳继续赶路,还好是山中,天气比较凉慡,不过,就算如此,张华还是禁不住埋怨齐达,并告诫他以后不准再给小孩子讲故事了。倒是俊俊,很是好奇的扯着齐达的袖子问他哪里看来得《喜洋洋与灰太láng》。

  继续往山里走,遇到的就不再是汉人的村子了,而是修葺着高高的土墙与竹楼的土人的寨子。齐达他们来的路上就听齐自清说过,土人的寨子是不能随便乱接近的,不然很可能会被she杀。就连齐自清他们这样走南闯北的行商,也是要先按照货郎的吆喝声大老远就吆喝着表明自己的身份,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寨的。

  齐达三人都不懂那些专属于货郎们的吆喝,就算来路上听得齐自清吆喝了几次,经过两个多月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他们也没有胆量去碰运气试试土人的肚量。所以,进入深山后,他们只能靠自己多年的山村生活经验在野外打地铺。

  三人都不是什么讲究人,准确说都是有些懒的人,也没有那种闲qíng逸致去打猎叉鱼然后烧烤享受,只是每天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找处有水的地方,然后就着水吃了包里的gān粮,如果运气好遇着了小溪沟小水潭的,三人还会跳下去洗洗身上的汗水。然后拣点柴禾烧起一堆火,火要烧得旺旺的——主要是防野shòu,然后靠着火堆过一夜。

  当然,如果在捡柴过程中遇着了鸟蛋野果之类送上门的伙食,自然是不要白不要的。在这种qíng况下,齐达就会就近拣些枞菌平菌之类的山中常见的蘑菇,然后和着意外得来的伙食改善一下三人的生活。

  就这样,三人花了十二天的时间——比齐自清带他们去还少了三天,回到了村子里。

  三个人先去见先生,报告了一下科考的结果。先生听得去的六个有五人考中,难得的赞许了一下齐达张华等人。不过,当听到齐达的名次的时候,先生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毕竟,对于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他可是深知的。不过,转念一想到齐达的算学,张先生也就释然了。

  齐又听得哥哥回来了,迈着小短腿从后院一路飞奔出来,结果到了书房面前绊了一下,跌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

  师母跟在后面,乐呵呵的看着齐又在地上大哭,“瞧,哥哥回来了就撒娇了,哼,以前捣蛋摔倒怎么就不见你掉金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