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人家_作者:花信风(71)

2016-10-19 花信风 种田文

  所以,曲江宴这天,探花使虽然不是状元,风头却要大大盖过状元。

  除此之外,本朝进士科素来难考,每年参考人数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但是每年录取不足百名,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二十名,所有本朝素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五十岁中进士依然算是年轻的。由此可见,进士里面出个少年郎多不容易,而探花使作为进士里的最年轻的人,又占了风头,最容易受到那些王侯公卿家里的那些贵女们的关注,对不少出身不那么好的士子来说,这还是一个翻身的大好机会。

  因此,这天的探花使的人选,就很有讲究了。

  今科进士一共录取七十二名,其中最年轻的就是还未加冠的齐达张华,刨去这两人,剩下人中还有几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书生,其中有几个出身还很是不错,据说有几个还是什么小侯爷小公爷什么的。

  不过,大魏当今官场风气或许不好,可是科场的风气却还是过得去的,所以虽然有几个提名说是让那谁谁作探花使的时候,还是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于是,齐达张华这两个没背景没势力的借了点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运势成了今科的探花使。

  虽然说是遍访名园,但是京里那些名园的主人哪家背后不是有点势力的,进去了却不采,这种落人面子的事qíng,能对着这些人做么?自然是不能。

  齐达张华两人坐在缓缓而行的马上,低声商量着该去哪里。

  “要不去李度家吧,我知道他家后院子有一株琼花,很好看的。而且我听说京城里喜欢琼花的人蛮多的,拿出来也不掉面子。”齐达小心的提着自己的见解。

  “面子是不会掉,不过李度肯定得心疼死。琼花最难种了。我们去礼部杜大人家吧,刚刚出来的时候我跟他说好了的。”

  “就刚才那么一下下,你们就商量好了?”齐达声音略微提高了些,看了眼周围还在欢呼着的人群,又赶紧收敛起脸上的讶色,轻声道,“你可真厉害!”

  “也就随便提了一下,走吧。”

  杜家的花园并不远,不过是两条街的距离,可是由于围观人群的热qíng,短短两条街骑着马的两人竟然行了将近一个时辰。

  到了杜园,果然见着早侯在那里的家人。一个家人向内喊了一声“探花使来了”,然后一大群仆侍家人拥过来服侍着两人下马,奉上酒水点心,两人稍稍碰了下,就由两名老到家人带着到了杜园。

  齐达一眼就看到院中开的最好的最大的“芍花”,心中一边感叹不愧是名园,就连芍花也开得比别处不同,一边就着旁边家人提供的剪子可着劲儿剪了三枝下来,看得旁边的家人心痛不已,另一边采了两枝真正的芍药的张华连叫都来不及。

  “怎么采这个?”趁着家人不注意的功夫,张华悄声问齐达。

  “这园子里我就认得这个,当然采牠了。要是摘了认不出的,到时候别人问起答不上来,多没脸啊!”

  “哦,也是。”张华gān巴巴的应答,这话说的确实在理。

  回去的时间比来时快了许多,一进杏园,周围的人群就爆出阵阵喝彩,为两位探花使,更为齐达手里捧着的那三枝花——那可是极难种出的“三变赛玉”,人群中不少爱花着都露出了心痛的眼神。

  探花使首先献花与状元。相较于两个年少俊美的探花使,今科的状元实在不够看。四十七岁的年纪,斑白的头发,丘壑纵横的脸庞,内涵或许是有,可是这外貌,实在是不太入眼,至少女眷那边就不买他或许内在美的账。因此看着两个俊美的探花使把那么鲜嫩水灵的花枝递给这个老状元郎,女眷那边毫不犹豫的响起了巨大的叹气声。

  状元的花要等会儿皇上驾到后单独献于皇帝的,而皇帝现在还没有到,所以,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两个探花使手上。

  现在到了探花使送出手中花的时候了。

  人群开始鼓噪,两个探花使迟迟没有行动。所有的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今朝两位探花使手中的名花会落到哪家姑娘头上。

  第37章

  两个探花使久久不动,鼓噪声越发大了。

  齐达首先奈不住了。毕竟从来没有过这样直面广庭大众的经验,他差点就想扔下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头鼠窜了。“张华,怎么办?这花要怎么送啊?”

  看着齐达一脸无措的样子,张华心头奇异的掠过一丝心疼,心头涌起一种恨不能对他现在尴尬无措的qíng况以身相替的感觉。不过想到现在的qíng况,张华马上收回了有些散漫的心思,迅速回过神来,目不斜视的开始指点齐达,“找个年纪比较小的送,越小越好,最好在十岁以下。实在不行,就送给宁华公主吧。好像就是那边倒数第二个彩棚里。宁华公主名满京城,为人最是高傲,绝对不会下嫁给一个穷书生。放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