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很好,不过,以后这种话不要对别人说。”虽然神思依旧有些不属,齐达还是分得清轻重,“万一遇上那些不怀好意的,张先生就要倒霉了。”
张华被齐达的话一气,心中的尴尬马上就去了九分,“这么说,你就只担心我爹了,我要是倒霉就不管了?”
“怎么可能?”齐达睁大眼睛反驳,“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放下你啊!”
真的?
张华没有问出口,但他觉得听到这句话已经不虚此行了。
第40章
张华走后没多久,正式的放官开始。刚好手底下的那一窝鹅仔孵出来了,齐达把大大小小四十六只鹅jiāo给了别院里的仆人,回到了城里。
如早前所料的,齐达分进了会计司。因为之前的那个司书(管理会计账簿的)年纪太老已经没办法正常工作了,这会儿齐达进来刚好顶了他的工作。看着老头儿包袱款款的收拾东西,恨得其他还要工作的老头子一个个咬牙切齿。
为了工作便利,也是受了张华临走前说话的影响,在正式上班前,齐达终究还是决定离开李府。
如同所有的衙署一样,会计司也有自己的吏房,专门提供给这里工作的官员们居住的。地位高一点的,譬如齐达这个即将上任的司书,理论上就可以分到三间房。而李希那样的主管还可以分到一个小院——当然人家不要又是另外一回事。此外其他的人员,基本上只要是这个司里的,都可以在衙署后面的吏舍里找到一个容身之地。
不过,会计司里面因为大部分都是老人,至少也是拖儿带女的中年人,而且李希等地位比较高的自己在京里有房的都不住在衙署里,所以空房子差不多都被这些拖儿带女的大家口人占了,一时半会儿还真腾不开地方。
齐达见此qíng状,也不好意思硬要去和人家挤,而且他还带着一个齐又,将来想必是要在这里gān很久的——司里的人大部分都在这里gān了大半辈子了,齐达心一横,决定gān脆在京里买一个院子算了。
去了庄宅牙行问了下大概价格,发现不愧是京城,最便宜的小院,就三件正房带两个厢房,最少也要二百金(不是银子,是金子)。这还是比较靠外城的地段,越往城里房价越贵,齐达大着胆子问了一下李家那个地段的房价,结果是,因为那是住的都是勋贵人家,又都是高宅大户,几十万金的一宅都是有价无市。
摸了摸自己瘪瘪的荷包,齐达一咬牙,通过牙行,在城西平康坊,与田雨毛颖落脚处相去不远的地方,花了四百金买了个普通的一进小院。
齐达买院子是私底下进行的,因此直到他跟李希说他准备搬出去了李家父子才知道这回事儿。李希很舍不得可爱的齐又,不过他也知道,非亲非故的,老是这么寄居在别人家也不是回事,毕竟没有人会喜欢寄人篱下的生活,不管主人家对你多好。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糙窝”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虽然搬出去了,齐又的教育却不可因此而放松。教武的教习自然是要跟去的,只是教文的先生却是犯了难。
之前齐又的文学都是由李希亲自cao刀,现在搬出去了,自然是不可能了。专门请个先生吧,费用太贵,齐达负担不起。于是齐达决定听从李度的建议,送齐又去书院读书。
京城里的书院有三家,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国子学,不过这个只招收勋贵子弟和其他州府推荐上来的优秀人才,齐又自然进不了。
其次是天鸿书院,却是主讲医学律法农技算术之类的偏科,对进学无意,也不是现在的齐又可以去的。
这么算下来,也就剩下渭南的了。那里对学生出身并不挑剔,难得的是学风不坏,只是远了些,要去的话,以后就得住在那里了。而且,这样的话,武艺也学不成了。
最后,折中的结果是,齐又还是去,不过在书院的时候要按照教习给的锻炼计划锻炼,而且每旬还得回家一次,由教习给他布置下一旬的锻炼功课。
一切定下以后,新买的院子也布置地差不多了,家具什么的都是顺带的,也就是打扫了一下,所以并没有费多少jīng神。
看了个日子,齐达带着齐又辞别了李希父子坐着马车去了小院——教习以及大件行李之类的要等他们在这边安顿下来后才送过来。
为了庆祝齐达的乔迁,李希随行送了齐达一房下人——厨娘何谢氏与车夫老何,还有他们与齐又差不多大的儿子,主要为了照顾齐又与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