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玘看着李显半晌才问道:“若是之前知晓qíng况还能阻止,如今……豫王和神皇已经势同水火再不能善了了,你……要提前做好决定。”
李显整个人都不好了,他问郑玘就是因为下不了这个决心,结果郑玘不仅仅没有给他解答,反而说了一通废话,他想到的李显也想到了,所以他才有些纠结。
一封奏疏从岭南跑到洛阳再快也要六七天的时间,李显还有六七天的时间来做决定,他现在只希望李旦是真的有点实力别在这几天之内被灭了就行。
李显发愁的好几天没睡好觉,整个人以ròu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郑玘看到之后努力的督促他吃饭,却没有给任何意见,到了如今郑玘已经学会了不去左右李显的想法,而是让他自己做决定,不是为了避免负责任,而是李显的政治素养已经培养的差不多了,这件事qíng如果从政局上来看的话,李旦是必然赢不了的。
是的,哪怕李旦起兵了,李显和郑玘也没人觉得他能赢,当初突厥阿史那德温傅率领二十四、州兵马反唐,结果如何?
如今李旦只有十州的兵马,他怎么敢?在这种qíng况下,如果真的按照力量对比来说,李显应该是站在神皇武曌这边去讨伐豫王的,可问题是李显会选择这条路吗?就连郑玘扪心自问他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一连发愁了三天,李显心里还没有一个定论,说实话他手上的力量就算跟李旦加起来都不一定能打得过武曌,他心里有这么一个模糊的想法但是时机尚未成熟,怎么能轻易这么做呢?
在他还没想明白的时候,郑玘忽然又丢给他了一个问题:“无论是神皇保住皇位还是豫王上位,若是他们知道你手上有九鼎图,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样?”
那我就死啦死啦地有。
李显默默捂脸,他忽然觉得郑玘这两天特别可恨,总是给他提出一些他根本没办法解答的问题,最后他叹了口气说道:“还是等等消息吧,看八郎到底为什么反。”
这个是李显最费解的地方,结果当天下午,朝廷的邸报没来,倒是李重义和郑瑾两个人的信到了,上面写了他们已经加qiáng了长安以及周围州县的防御,然后同时请教李显和郑玘,要怎么做?
当然这两个孩子问这个问题的中心思想其实是:我们是跟着反了,还是跟着镇压,或者什么都不做?
其实如果只有他们两个的话就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但是李显最关注的就是李旦为什么谋反这个理由了。
然后……李显就感觉到了来自宇宙的最大的恶意。
李重义说,李旦起兵谋反是因为……李显失踪了,他怀疑武曌是利用这次六诏反叛来想方设法除掉李显。
一开始没有消息李旦本来还觉得大概是路途遥远通信不便,但是一连十几天都没有李显的消息,甚至连李重义和郑瑾都没他的消息,郑玘的消息也没什么——打仗呢,谁有心qíng写家书啊。
于是李旦就爆发了,因为李显是行军总管,作为摄政王他根本不需要去前线,只要坐镇后方就可以了,如果真的遇到了危险,要么就是六诏空前qiáng大,连唐军都抵挡不住他们的进攻,要么就是武曌动了手段。
李旦直觉认为是最后一个,六诏什么qíng况他不是特别清楚,然而总是有对比的,跟吐蕃和突厥比起来六诏的兵力差远了,之前李显跟吐蕃打过,赢了,跟突厥打过,也赢了,在这样的战绩面前,六诏再qiáng还能qiáng到哪里去?
妈蛋,导火索居然是他!李显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可是他也有一点怀疑,出兵在外,十几天没有消息不是很正常的吗?李旦到底是为了什么觉得他肯定被武曌陷害了?
郑玘看完了这封信之后轻笑了一声:“你的选择余地更小了。”
李显死鱼眼看着他,亲,你这样幸灾乐祸真的好吗?亲!
郑玘将信放在桌子上说道:“这个理由一出,再加上是打着你的旗号,这可跟之前徐敬业和李冲他们谋反的概念不一样了。”
是的,李旦跟自己的关系那么密切,不定多少人觉得这根本就是他授意的,如果他真的死了也就算了,问题是他还活着,前脚李旦谋反后脚他上奏疏回了长安,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个套。
李显手紧紧按着案几,郑玘在旁边看着那十根修长手指用力到犯青的样子,似乎也感受到了李显内心的煎熬。
“先回长安再说。”李显果断说道。
“不等制书了?”郑玘挑眉看向他、
“在这种qíng况下你觉得还能等到吗?反正你都打了报告了,理由正当合理,而且我担心……再留下去就真的要jiāo代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