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琏这通话还是很有效的,林迹深可不想做事太过于招摇,于是不得不开始注重起自己的饮食,至少做到了一日两餐准时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从明天起会多更的。
☆、第36章 不会吃醋
姜永琏把读过的信专门放在了一个小红皮箱子里,经过一个月一个月地累积, 慢慢累积出厚厚一沓的程度, 握在掌心都会发烫,有时睡觉前会拿出来看一看。
作为皇帝, 姜永琏也是有很多事情要忙的。大宁朝养了几十万的军队,一年需要上千万两的开支, 战斗力却极为低下, 已经严重拖垮了国。家的财政。姜永琏想裁撤一部分士兵,除了每人会给几十两银子的遣散费, 将来还免除五年的劳役赋税,条件还是挺优厚的, 可是各省反应不一。直隶响应得最快,原先的人裁掉一半左右, 又增募了一万新兵。老兵油子不堪用, 不如新兵有锐气。其他省份做事便没有这般认真,有些进度迟缓,每日孤枕而眠的皇帝情绪很不稳定, 一连发了好几道谕旨斥责他们。倒是林业劝姜永琏, 说地方上人事参差不齐, 进度上有偏差也是正常的。姜永琏卖了未来的老丈人一个面子,不过也叮嘱了内阁盯紧这件事, 实在办事不力的督抚恐怕就不适合再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了。
京中也不能放松,姜永琏隔三岔五也会到校场看禁卫军操。练,姜永琏每次坐在高台上, 看到底下的士卒在底下挥汗如雨,神情总是会有一丝丝的恍惚。禁卫军经过这么一番整顿,终于像点样子了,看着也能唬人。偶尔他也骑骑马,私下里练练射箭,春天的时候也会带着王公子弟去狩猎,他努力地想营造出一种尚武的风气,重文轻武实在太过了,国家还需要文武并重才是。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姜永琏每看过一封书信心里就越发笃定,自己不会变心,那个年青人也不可能会变。现代最折磨人的异地恋到了他们身上已经不是问题,就算是两三年都能等得。
因为这份笃定,姜永琏忽略了一些事,他忘了这里是古代,自由恋爱是没有保障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由小情侣说了算。这是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林迹深已经二十三岁了,明年大丧期过了也该娶妻了,所以林业这段时间正在帮小儿子物色人选。姜永琏从顾文亮那里听到消息后愣了愣,是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那怎么办呢?”姜永琏心情焦虑,他在乾清宫内来回走动,末了又跑到顾文亮面前问,“这可如何是好?”
顾文亮是姜永琏身边最了解事情始末的,他知道事态严重立马跑来给姜永琏报信,眼下姜永琏竟是没有主意,好在顾文亮比较清醒:“陛下不要着急,婚姻是大事,林首辅也不会仓促定下亲事的。只要还没换庚帖,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就算现在还没换庚帖,下文定,总会下的啊。拖又能拖多久。”
林迹深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人又长得一表人才,不用说媒人肯定都要踏破林府的门槛了。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定了婚约,换了庚帖,这婚事就板上钉钉了。姜永琏现在已经不出宫出去玩了,他听顾文亮说起过那位高家小姐的事儿。高小姐和沈玉书何止换过庚帖,都文定都下了,高小姐早就认定自己是沈家未过门的媳妇儿了。高家虽然悔婚了,高小姐的心意却未改,沈玉书离京不久,她就剪了头发到尼姑庵里面修行去了。姜永琏当时唏嘘了许久,他可不想酿出这样的悲剧。
“就算私下定了婚约也不打紧。陛下下旨选秀吧。”
按照大宁朝的祖制,官员七品以上未经选秀过的子女不得擅自婚配,这样那些走街窜巷的媒人就可以消停了。
姜永琏缓缓点了下头:“我再想想。”
&
姜永琏隔天就召见了林业、许近等几位大臣,先是说他们劳心劳力,于国有功,接着便关心起了他们儿女的婚事。他们也没有什么警惕性,皇帝问了什么他们就答什么。
林业最近刚刚透露出一点口风,身边的同僚和好友就各种热心作媒,他和苏氏一连接待了好几拨人,因为人选太多,又不愿太过草率,一时还没拿定主意。
姜永琏听说后差点说一声“这太好了”,那点小欢呼一直在心头荡呀荡的,心中那块石头也就放下了。姜永琏昨晚紧急筛选了一下,将亲近大臣中有子女尚未婚配的都归拢到了一起,今天一体召见。姜永琏已经决定了,他要搞一场大型的婚恋速配,履行下皇族大家长的职责,给这些亲贵大臣的子弟们指婚。反正在古代嘛,婚姻就是两个家族的联姻,孩子们是没有反对的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