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白月光(快穿)_作者:千里孤鸿(216)

  “那也确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文官最后的巅峰和鼎盛,堪称文化的盛世。无数的新东西,纷纷出现在那个时期。这也是,当年我选择研究这个朝代的原因。从通史转移到断代史,需要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史料。我当年,确实被它迷上了。后来,我看的史料越多,对晋朝越来越了解,对晋朝后期的发展产生的疑问就越来越多。后来,我发现了晋慧宗。发现了永安二十三年。”中年男人看着对面依旧站着的女学生,停顿了会,接着说道。

  “你先坐下。”

  楚瑛的小腿站的有些微微发麻,听到这话,微微笑了笑,有些不太好意思,坐了下来。

  看到自己手下带的这个学生坐下了后,中年男人内心有些欣慰。

  其实,他对面前这个学生,还是有很大的期望的。

  虽然她相比其他的学生,可能在学术方面,历史方面接触的史料还不够多,历史素养还不是很深,毕竟她从小到大没有接受到足够的熏陶,这也是一般的历史学专业学生的通性。

  可是,可贵的是,这个学生的观点很新颖,有很大的亮点。

  更难得的是,她对历史的兴趣很深,人也不似同龄人那么浮躁,能够耐得下性子去寻找复杂繁琐的史料研读。

  “别的我晚点说,首先,我要和你说我出版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都是推测,做不得数的。你可别完全相信了,本来我是不想出版的,只是自己写的玩的,要不是出版社找上门来,唉,我都不想出版。这一出版,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你老师我可被不少人追着骂,说我是在自甘堕落,胡编乱造。我这一世英名都快要被这本书给毁了哟!”中年男人笑着说道。

  “可是,老师,你的那本书,很多都是真的。”楚瑛很严肃的说。

  “什么真真假假,都是猜测,我们也不是作者,又怎么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中年男人听了楚瑛的话,无奈道。

  “也不说这些东西了,我现在得好好和你谈谈你未来的学习任务……”

  一个小时后,楚瑛带着导师给她开的新书单出了办公室。

  临走前,她看到导师对她笑了笑。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好导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细心,对学术专业虔诚。

  其实,她选择他真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写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

  其实,她很想对他说,他在那本书中在他人看来胡编乱造的猜测都是真的。

  她也相信,尽管他嘴上说自己是胡编,可是其实他自己还是相信自己在书中的猜测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写了一本长达十万多字书,仅仅为了写出紫钗记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02

  紫钗记其实时一个晋朝后期广为流传的故事,甚至到了现在,虽然国人不太知道它具体讲了些什么,或者从未看过真的原作,但也知道紫钗记讲的是一个贫寒书生偶遇富家小姐,后因缘巧合之下结为良缘,最后书生高中状元,官拜宰相,与小姐白头偕老的故事。

  十分传统意义上的大结局,甚至在今人看来,十分的俗套。

  但在戏曲上,这篇戏折子却广为流传。

  这出戏是晋朝国亡之后,陈朝鼎盛时期,当时的戏曲大家曲文远根据紫钗记小说改编而成,深受大众的喜爱。

  它流传了将近七百余年,经久不衰,可见其深厚的魅力。

  曲文远出生贫寒,却天资聪颖,好读书,不求甚解,善诗文音律,颇有文名,堪称才子。但与当时的文人格格不入的是他偏爱戏文,不善科举,考上了举人后屡试不第,便放弃了科举,转而投入了创作之中。他一生痴好戏文,写了二十余本戏文,其中大多数都已失传,只留下五本广为流传的戏文。

  其中,《紫钗记》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为出名的。这是,大众广为人知的紫钗记。

  尽管戏曲文化变得越来越曲高和寡,但紫钗记中几句描述爱情的优美诗文却世人皆知,世人也因此知道了紫钗记是本讴歌于世间美好爱情的戏折子。

  但真正了解过《紫钗记》的人,都知道《紫钗记》最初其实是本章回体小说,全文四十五章,讲述了一个既有才子佳人,又有功名利禄,还有家族兴衰的故事。

  熙平年间,贫寒的书生程君泽进京赶考,因为缺少银两,借住京城外的寺庙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