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偏僻的商道上,有几人一骑绝尘,身上穿的是平民装扮,而瞧他们神色杀伐,眼中露出些许的精光,断不是一般行脚商户。
为首之人着青衣装扮,手下一顿猛勒,那马便急急停下,前蹄跃起竟有两丈来。马上的人却是神色不动,丝毫不惧,脸上自是一派冷漠。
“公子。”其他人也陆续停下,一年纪相仿男子上前,回首道:“暂且甩掉了人,只是怕这地没遮没拦,不会又被堵上吧!”
骆宸堪将“无事”吐在喉里。这四周虽是群山环绕,可地势却不宜长途行马,想躲人追踪自然山林是个好去处,可惜他们一没熟人带路,二也奔波数日,不得不修整。
追他们的人是轮着波来,被追的疲于奔命,自是不敢一刻放松,半月不到,铁做的人都没的支撑。
“那附近是……宜镇?”
“正是。”
骆宸沉吟,打量了一会儿,松了口:“我们进去休整吧。先备好口粮,再做打算。”
“卫宁,你先进城,认路,顺便找个稳妥的人,看能不能带路。”
知道他不想声张,卫宁领了命悄悄先行。
甫一就近,众人便想起今夕何夕。
这镇的地方官也是人才,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把几座寺庙不远不近地排在高处顺风地盘,那烟熏火燎的滋味非得让来者对着神佛敬而起畏。
俗话说吸“一口香火气,活几年长寿命”。
现在看来,所言有待商榷。
特别是骆宸贵为太子,闻惯了金贵的熏香,更是印象深刻。
所谓入乡随俗,几人便混进人群,也做礼佛香客来。到这小地方的寺庙看上一看,而真正用意只有他们知晓。
毕竟梦中所想了无痕,人就算是记得,也未必会表示出来。
同理,来这儿诚心的不过一十,其他自是各有沟壑图谋。而下场如何,断看各家本事,自见真章。
第10章 架空古代之一路逍遥(3)
在一众南边陲小镇里,宜镇算是爹不亲娘不爱的一个。
此地有山有水,端是幅明山静水的好的图景。
按理山可通路引商,水可耕田灌溉,怎么的都不会落得文不就武不成的下场。
可洛凡在这儿住了快五年,愣是没嚼出什么滋味。五年前一道公文下来,大家以为可以通路了,远行赶集出门行走讨生活总该落些轻松,有的都计划好打点了行囊就等路劈开然后出去闯荡一番。
结果一晃五年,洛凡也是死心了。
当初他就出去过一趟,差点被摔死就算,还碰上了土匪。
也是他命大,土匪正聚精会神宰大鱼,没空理他这个小虾米。
这里人穷,百姓也想出去讨讨生活,或许是个机会,比困在这强多了。
而政府下达的公文,把路削平了是一方面,重点是能有“路官”在旁拦着些匪类,这才起了些希望。
也有人去问过,答曰:路虽修好,无奈塌方兼之暴雨,所以呢——修不成了。
洛凡是真想啐他们一口。
就你家塌方能把整条山路都堵死。简直闻所未闻。
他看了那路,修了不到五里,从宜镇的哨口都望得见。
这是嫌百姓脑子不好使,都看不见,还是官老爷们自己视神经堵死了,把五里的路自动延成了五千里。
洛凡漫不经心地瞄了一眼气派的和安寺。
那修寺庙的也不打听打听,和上边通通气,光知道要修路,盯着富贵人家财产,令没下寺庙都修了大半。
现在可好,人进不来,钱也没了。
留下这寺庙,恢宏气度,比的首都那座怕也不让。
洛凡翻翻白眼。
尽管他只去过京都近郊的远山集,连里边护国寺的边角都没瞥到。
可见他当初也是对出门极致向往。
好好一个现代影帝,跑古代当个穷教书的,说实话,他呆这地方都快长毛了!
洛凡心想,山匪除外,谁要现在把我弄出去,我一定跪谢他祖宗!
“哎呦喂!我的两个活祖宗啊!你们到底跑哪去了?”洛凡又念上祖宗,背上淌水似的,面上也没刚才念叨着祖宗的大逆不道,心急火燎的。
这和安寺可不是他家的破学庐,任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除开每月上香的“例日”,普通百姓非传非约非有“行牌”不得入,那守门的部分是寺里武僧,还有的是衙门来的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