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少年_作者:林语壹(91)

2019-01-23 林语壹 种田文

  李昕伊道:“希望一个人好,本质上是没错的。但是用管制的方法,却有可能得到反的效果。”

  焦若柳侧了身子,看向李昕伊,道:“你今日说话,怎么这么……”

  “不中听?”李昕伊接话道:“忠言逆耳,不是吗?”

  焦若柳侧了回去,没理他。

  李昕伊道:“人们都这样,总觉得自己有义务给别人忠告,开头总要说上一句:你别怪我说话不中听,我这人讲话直。”

  他将试图将手上的灌木枝重新插回去,漫不经心地道:“其实世上这么多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名言,圣人的话都听不过来了,谁还要听你说话,不过是仗着关系给你面子罢了。”

  焦若柳嗤笑:“你哪来的那么多感慨。”

  李昕伊笑着说:“说句玩笑话,焦兄别和我认真。”

  焦若柳起身,道:“我要回去了,你自己小心,这里可能有蛇。”

  李昕伊腾地站了起来,呵呵道:“是嘛,那赶紧走吧,别干扰到人家。”

  说话间,自己已经快步往前走了。

  路过厨房,没见吴肃和林豫谨两个,于是自己也回了房间。

  粗略估计一下,状态好的话,可以把剩下的画补完,晚上也不用睁大眼睛,挑着灯继续画了。

  这幅画的灵感,一直以来就有的,存在心里,很少拿出来。

  但是,再不拿出来,也许以后就没有拿出来的机会了。

  李昕伊看着眼前的画,一半是亮光,另一半是阴暗。

  喜爱是亮的,独占是暗的。

  第二日,李昕伊就带着他刚画好,还未装裱的画去了墨泉阁。

  比起在处州,杭州的墨泉阁要气派多了。

  以前也不是不气派,多少还低调些。

  现在不管是一砖一瓦,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的高雅。

  李昕伊拎着他的画,从马车上下来,看到梁上的牌匾,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

  同一年前相比,刘管事圆润了许多,看来杭州这个地方,养人。

  两个人寒暄了一会儿,李昕伊从木匣里将他留下来的几幅画展示出来。

  一共有七幅。

  前面两幅是花卉,一幅是雨后的玉兰,另一幅是湖上的睡莲,都是冰清玉洁,好看雅致的花。

  刘管事点点头,道:“这花的姿态,颇为优雅”。

  中间四幅,画的是景宁的山水,比较别致的是画上的人。

  山水画中,一般还会在画上题诗。有画亦有诗,相互映衬,意境就出来了。

  李昕伊不敢卖弄诗词,于是他的画中就只有山水,以及山水里的人。

  然而正是这人,让这画灵动了起来。

  第一幅,是两个孩童在摘野果,一个在树上摘,另一个在树下捡,小小的身子,颇有童趣。

  第二幅,是两个少年赤着脚,在河里捞鱼。一个弯着腰找鱼,另一个捧着鱼笑弯了眼,无忧无虑的快乐,仿佛透过纸面传达而来。

  第三幅,依旧还是少年,坐在一个亭子里,对着棋盘互弈。

  关于弈棋的画,刘管事看了不少,但是这幅画,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要悔棋,另一个按着他的手腕,不让他悔。他疑惑地往下看,果然落款处有四个字:“落子无悔”。

  刘管事失笑,又去看第四幅。一叶扁舟,一人倒坐在船头,另一人支着桨。青山环绕处,绿水悠悠。

  倒是这幅画,真的画出意境来了,两个人在小舟上,任凭水流飘荡,往更广阔的天地去。

  刘管事道:“这四幅画一组,足以夺人眼球。”

  接着就是第七幅,李昕伊昨日才画的画。

  刘管事留在脸上的笑容在看到这幅画时,不禁僵了一下,好久才缓了过来。

  他忍不住看向李昕伊,又忍不住看向画。

  “这画上的……”

  李昕伊接过话,道:“是我自己。”

  画上的是李昕伊的自画像,但又不是肖像画。

  画上的人,仰着脸,脸部线条扭曲着,发丝纷飞,一副既痛苦又欢愉的模样。

  他身上缠着蔷薇,藤蔓上的刺穿透了身上的皮肤,留下了道道血痕。

  他的脚下是一朵硕大的月季,颜色鲜红,层层叠叠的花瓣,似乎要将人都裹起来。

  刘管事看得眼皮一颤,挪开视线,这才发现背景是深蓝色的夜空,头上是点点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