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269)

2018-12-01 来自远方

  临近七月,熊伯和虎伯都打起精神,日夜带人巡视田亩,丝毫不敢懈怠。甚至在田头搭起草棚,不顾蚊虫叮咬,夜间就睡在田边。

  如此警惕并非没有意义。

  除了偷食的小兽,竟还抓到数个想要偷割谷子的贼子和野人。

  和捧着被割断的谷子满面愤怒的熊伯不同,赵嘉的第一反应实是惊奇。这些人难道会土遁?若不然,魏太守之前派人在郡内过筛子,怎么还会出现漏网之鱼?

  事到如今,甭管他们是如何逃过抓捕,这次送入郡城,铁定再跑不出来。

  经此教训,赵嘉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加紧巡视田亩,尽量消除所有隐患。

  奈何上天无情,无意怜悯苍生。

  时入八月,谷麦未来得及收割,飞蝗铺天盖地而来。

  时下并无蝗不能杀的规矩,就算有,边民也不会在乎。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还顾着什么“蝗”“皇”之类的,岂非可笑?

  魏太守下令,官寺迅速张贴告示,更卒都被派往田中灭蝗。

  烟熏火焚,用木板和粗布扑扇,众人想尽办法,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阻挡蝗虫的来势。

  赵嘉亲自在地头生火,为免被伤到,不得不将木盆顶在头上。什么抓来蝗虫煎炒烹炸,此刻都成了笑话。

  飞蝗来势汹汹,撞到人身上,势必会留下一片青紫。亲身经历过,赵嘉才深刻明白,面对这样规模的蝗灾,以现下的条件真的是无能为力。

  偏在这时,赵嘉的赏赐从长安送到,除了预料中的绢帛和铜钱,景帝没有再升他的爵位,而是直接授给他郎官。

  论理,赵嘉的年龄还不到,尚不能被朝廷征用。但景帝亲自下旨,并且给的仅是郎官,没有直接授给实职,朝臣倒也知趣,无人出声反对。

  接过旨意,赵嘉本该高兴。

  成为朝廷候补公务员,他可以提前从军,加上有大夫爵,起点必定不低。活动一下,将季豹和赵信等人带入军中也不成问题。

  可想到今年的收成,赵嘉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旱灾并非局限在边郡,蝗虫吃的也不只是粮食。边郡遭灾,草原未必能够幸免。没有了牧草,牛羊会大批饿死,匈奴将会如何?

  想到这里,赵嘉不禁心头发沉。

  他似乎已经能听到匈奴南下的号角,看到强盗挥来的刀锋。

  边郡灾情严重,长安得到急报,景帝下旨赈灾,运粮入边郡,并严禁酤酒,绝酒商买卖。如发现有人以粮食酿酒,皆依法惩办。

  朝中一片肃杀,城南的贵人甲第也少闻歌舞宴饮之声。

  阳信公主嫁入平阳侯府,未依旧例离京,而是得天子允许留在长安城。

  侯府不比宫内,阳信也不再受到王皇后限制。同田蚡来往得多了,她明白自己该做什么,遵照当初的计划,开始搜集美人,寻机送到刘彻身边。

  但凡是容貌姣好,身段柔软的家僮都会被挑出来,交俳优教导。过程中,卫媪的二女和三女,卫青的两个亲姊赫然在列。

  第九十一章

  平阳侯府位于长安城南,于汉初兴建, 本为丞相曹参宅邸。传至曹时手中, 已是历经四代。

  在曹时和阳信大婚之前, 府内屋舍多经翻修,垣墙重新粉刷, 后宅中的池塘送进活水。至五六月间,碧波轻漾,池中开遍莲花, 粉白娇俏, 芳香四溢。

  莲池西侧是一条狭长的走廊, 走廊后本为先代平阳侯妾的居处,早已经空置。在曹时尚主之后, 屋后隔出成排斗室, 用于安置侯府家僮以及阳信从宫内带出的婢仆。

  六月到八月, 阳信忙着搜寻美人, 虽然已经是刻意低调,消息还是传入宫中。王皇后特地遣人出宫, 告诫阳信小心谨慎, 莫要太过张扬。

  太子尚未大婚, 现下不是送美的时候。加上边郡又遇大灾, 城南的贵人一家比一家低调, 如此就显得阳信不体边郡之苦,行事没有分寸。

  宦者走后,阳信关起门来, 狠狠发了一顿脾气。

  临到掌灯时分,获悉曹时仍未归家,正要派人去打听,恰遇骑僮来报,曹时要宿公孙贺家中,阳信忍了又忍,银牙磨碎,才没有当场发怒。回到房间后,越想越气,提笔写成书信,又将写好的竹简扫落在地,决定明日亲自入宫,当面和王皇后诉说委屈。

  成婚至今,曹时到她房中的次数屈指可数。王皇后还让她尽早生子,靠她一个人怎么生?!

  侯府的主人,一个外宿,一个在房中发脾气,家僮婢仆胆战心惊,走路都踮起脚尖,生怕哪里犯错引来一顿叱骂,严重的甚至会挨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