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_作者:来自远方(611)

2018-12-01 来自远方

  这也是最可怕的。

  一个奋发进取、以“征服”为人生目标的年轻天子,一群老谋深算、搞外交和经济的同时,都不忘抄刀子砍人的朝官,共同组成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发出恐怖的咆哮。

  遇上这样的对手,冒顿再世都未必有太好的办法,何况是远不如冒顿的军臣。

  “陛下,春、夏之交不宜进兵,何妨等到夏末秋初之时?”卫绾提议道。

  “秋初发兵?”刘彻沉吟片刻,道,“丞相无妨细言。”

  “一来大军调度需要数月,不宜操之过急。二来,秋时谷熟,牛羊最为肥壮。大军此时入草原,粮秣自能解决大半。归来时抓捕别部,顺者为汉家放牧养马,逆者亦能杀鸡儆猴。”

  这番话说得相当直白,直白到不做半点遮掩。

  往昔匈奴南下劫掠,依照中行说的毒辣计策,多在秋时寇边,抢劫粮食牛羊,掠夺人口,烧毁房屋和要塞。

  何不一报还一报?

  匈奴秋天来,汉军也秋天去。

  匈奴抢劫粮食,汉军就去抢劫部落里的牛羊马匹。

  匈奴在边郡放火烧屋毁田,汉军就到草原烧帐篷。

  秋高气爽,草叶渐渐枯黄,都是极好的点火材料。不计较损失,满草原放火,必然能让匈奴好好喝上一壶。

  如果计划得当,动作够快,火烧茏城也未必不可能。

  “善!”刘彻双眼发亮,表情中透出兴奋。

  窦婴和直不疑频频点头,王恢和韩安国交换眼神,明显也持赞同之意。

  节操?

  那是什么?

  字典里没有,也完全不需要有。

  “陛下,如要火攻,边郡需早做准备。”魏悦出言道。

  边郡紧临草原,随着各郡太守联合向北开地图,边界线已经推进数里。风向难料,如果不加以提防,万一火从草原烧到汉地,那就很是不妙。

  “确是如此。”

  进攻的大战略敲定,大佬们又集思广益,商讨如何在火攻下保存汉地,各种灭火措施一一出炉。

  赵嘉赫然发现,汉武朝的大佬们,个个都是十项全能,简直非人类。遇上这样的对手,匈奴想不歇菜都难。

  议事结束,群臣散去。

  韩嫣和曹时被天子留下,赵嘉、魏悦和李当户退出宣室,结伴返回林苑。

  数日前,四营又补充一批新兵,其中有数十名高门子弟。

  和窦良、灌贤等人不同,这次来的既有高门嫡支也有旁支,都是择优选拔,骑射本领不错,体力耐力俱佳。

  入营至今,无论训练多么艰苦,始终无一人退出,全部咬牙坚持下来。期间不乏有人受伤,哪怕伤口再疼,只要能起身,能走路开弓,能扛起大盾,就会坚持出操,一日不落。

  这些人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生于膏粱,或许纨绔,但不缺少尚武精神,更不是懦夫、孬种!

  有这批高门子弟做对比,之前入营却做了逃兵的,屡次被人提及,无不满面羞愧,最后发展到连门都不敢出。

  “现在知晓后悔,晚了!”

  事已至此,留在长安只能做笑柄,不想一辈子抬不起头,必须往边塞从军,在战场杀出战功,才能洗掉早年的懦弱之名。

  赵嘉忙于训练时,淮南王刘安正紧张等待天子召见。

  淮南王女刘陵依旧押在中尉府,宁成未对她用刑,王太后的种种手段已然让她濒临崩溃。

  刘陵带入京的门客僮仆一个没能逃脱,俱被宁成抓捕,大刑伺候下,陆续被撬开嘴,将所知的一切尽数道明,半点不漏。

  刘安见不到刘陵,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他有种预感,此次定然凶多吉少。

  淮南王府风雨飘摇,河东郡的周阳由和申屠公先后接到长安来信。

  看过书信,问过送信的家僮,周阳由满面阴沉,掌心击案,怒骂道:“逆子!”

  申屠公放下竹简,翻开一并送上的罪证,抚过颌下长须,得意大笑。

  “周阳由,天要亡你,这可怪不得本官!”

  第两百二十五章

  因旱灾、蝗灾接踵而至,河东郡百姓为了活命, 大量奔往他郡。以致于灾情过去, 春耕开始, 郡内良田无人耕种,出现大面积抛荒。

  周阳由和申屠公忙于政斗, 闹得不可开交,近乎成了不死不休的架势。

  郡县属吏肆意妄为,巧张名目盘剥百姓, 使得民不聊生, 返回郡内的百姓再一次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