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作者:木已成灰(587)

2018-09-27 木已成灰

  一批批的南楚人被送到前线,又一批批的死在战场上,那些都是读书人,闲睱时会教给他们识字,帮他们写家书,给他们讲故事的年轻人,他们就这么看着他们满腔热血的来了,又满怀不甘的死了,他们不是遗憾于死在这里,而是遗憾于以后不能继续杀敌了。

  这些年轻人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也根本来不及接受任何军事训练,就这么急匆匆的投入战场,他们跟大赫人的死亡比例达到了十比一,也就是说死一个大赫人要死十个南楚的年轻人,还会读书人,十六七岁的满心抱负的南楚人,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退缩过,一步都没有,甚至是前仆后继的冲上去,只为了多杀掉一个大赫人。

  在定西府,从来没有什么新兵和老兵的区别,只有南楚人和大赫人的区别,所有在定西府呆着的南楚人都只有一个念头,城在,他们在,城亡,他们亡,周和是这么想的,城中不过三岁的孩童也是这么想的。

  大赫的将领到死都没能想明白,为什么他手里握着十八万大军,却被区区几万子弟兵给逼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南楚人会不怕死的往他们刀上扑,为什么南边那些国家会背叛他们,为什么自己最后会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他想不明白,也不需要再想明白了。

  西边的战事平定之后,南边有几个国家果然如同安平所说的那样出了点问题,有人煽动老百姓闹事,还真有不少老百姓开始冲击平南府,只是平南府的守军也不是吃素的,对这些前来闹事的老百姓先是武力威慑,制止不住了当然就是武力镇压。

  基本上在武力威慑的时候大部分人就已经歇了心思,真正需要武力镇压的次数并不多,再加上之前搬去的几十万人并没有跟南边的人断联系,不停的有消息从南楚那边传过来,各种各样新奇的物事,安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吃得好穿得好,孩子甚至能不用交束脩就能去读书,听到这些的人不可能不动心,性子急躁一点的已经开始想着要怎么才能到南楚居住,性子稳妥一点的则开始自己打探南楚里面的消息。

  安平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自然会有对应的策略,那几个煽动老百姓闹事的权贵最终是死在老百姓的手中,对于不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人,老百姓从来不会心慈手软,安平借着这次的事情狠狠的敲打了其他几个蠢蠢欲动的国家,在两万子弟兵的保护下,南边十六个国家的整合出乎意料的顺利。

  当然,这跟十万联军士兵没有返回南边,而是去了各自家人所在的省市居住,愿意继续从军的就安排进军队,不愿意继续从军的要么去了当地的纠察局,要么去了工厂,个别人还进了省市的议政大楼工作,这样一来,愿意拖家带口回南边的,竟然是一个人都没有,反倒是想方设法的把还留在南边的朋友亲戚也接到南楚来。

  安平适时的又推出一系列的举措,比如怎么做、做什么可以有机会迁到南楚境内居住,南边的这些国家要怎么进一步的整合,怎么将南楚派来的人安排到南边几个省市里面,以加快南楚对南边这些地方的管控速度,以及怎么按照南楚的要求进行各项革新。

  没有了西边的威胁,南楚向南扩张以及向西推进的速度一下快了起来,同时,北边的情况也逐渐开始好转。

  第367章 去前线的成栋

  李若松已经有两个月没见到成栋了,这段日子他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等到前线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坐在那里看成栋写给他的信件。

  成栋是跟着李虎去的前线,李若松虽然不愿意跟成栋长时间的分开,但是成栋非常坚持,研制出来的武器是否有用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其战场上所产生的实战效果,成栋觉得包括他在内的研究院的人员绝对不能闭门造车,这个世界很多东西跟他之前接触的完全不一样,比如石油,这里的石油是可以完全燃烧没有杂质的,前世的石油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提炼过程才能成为汽油,即便都是叫汽油,成栋却很清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作为武器研发人员,成栋觉得他们就是脑子里东西再多,造出来的东西再多,前线用不上,或者前线用的不顺手,就是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最大的失误,再加上蛙人的出现让成栋有种危机感,特殊兵种所带来的杀伤力成栋心里很清楚,对于这样的一支队伍,成栋觉得有必要亲自去看看。

  成栋跟李若松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李若松再不甘愿也只能放成栋去前线,但是他要求成栋就算是去厕所也要带最少三个人,否则他就别想离开南江府,成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却也明白李若松对自己的担心,便指天发誓,自己时时刻刻会带几个人在身边,让他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