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作为特种部队的负责人,自然是要跟着去的,也幸好有李虎跟着,不然李若松说什么都不会同意,南楚的特种部队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擅长水战的,对于特种部队的负责人来说,这种新型兵种的出现是一种威胁,更是一种机遇,南楚将来要面对的敌人是各种各样涵盖各种地形的,现在会遇见的问题如果不能克服,以后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同样没办法解决。
南楚江河很多,敌人的蛙人可以靠几个人就会掉他们一艘船舰,那么同样的,如果南楚自己有蛙人,碰到敌人的船舰是否可以仅凭几个人就干掉对方的船舰,李虎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想着如果不能够把那个族群弄过来,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的训练方式弄过来,以便培养自己的蛙人部队。
从海外回来的特种兵时常会说起海外的那些见闻,有的国家就建在水里,出行就是靠船,这种地方的人不可能不擅长入水作战,虽然现在他们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冲突,会不会发生战争,李若松曾经对他说过,他们这些军人必须做到尽职尽责,什么叫做尽职尽责,御敌于国门之外就是他们的职责,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就是他们的职责,比如海军,一旦海上的敌人登陆了,哪怕只有一个人一只脚踩在了南楚的土地上,就是海军的失败,再比如陆军,如果让敌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把自己打的后撤,哪怕只退了一步,就是陆军的失败,将来还会有空军,在自己国家的领空出现任何敌人的东西,就是空军的失败。而特种部队责任更重,最艰巨的任务、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是压在特种部队的身上,特种部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作为军官,还是高级将领,对战争要有前瞻性,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在别人还没想到的时候就要做好应对,不是说单纯的军事素质好,或者懂点战场指挥就可以当高级将领,高级将领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敏锐的军事眼光以及缜密的军事思维。
李若松是在高级军官集训的课堂上说出的这番话,李虎一直牢牢记在心里,平时也在有意无意的锻炼自己这种能力,可一直没什么感觉,那种所谓的前瞻性,所谓的敏锐度究竟是什么,李虎一直没能感受到,蛙人的出现让李虎突然像是开窍了一般,一下明白了什么叫做军事眼光和军事思维,说白了就是见微知著,一个蛙人,李虎已经想到了日后可能会产生的战争,蛙人在战争中的应用等等。
李虎带了两百多人,几乎都是南楚各个部队中的青年军官,其中各种部队的军官占了一半名额,这是南楚部队培养军官的一种特殊方式,叫做观察学习团,不是所有军官都能参加的,能够进入观察学习团的都是各个部队的优秀青年军官。
成栋则带了几个高级研究员、二十多个中级研究员以及十余个初级研究员跟着自己去了北边的前线,这些人都是研究员中负责武器研发的骨干人员,他们对于武器在战场上的使用效果负有主要责任,有必要让他们明白他们这些人研发出来的武器到底有没有用,跟青年军官一样,这些研究人员也都是兴致勃勃的往北边跑,这样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同样很难得。
北边的战事在南楚更改了所有舰船的航线、补给点以及巡查规律之后,已经陷入胶着状态,楚江岸边集结了大量的大赫军队,就是下不来,小船下水就被炸沉,大船连下水的机会都没有,南楚的海军也不知道吃错什么药了,居然能够做到每日十二个时辰都有船舰在江面上来回巡查,一旦发现异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炮弹砸过来。
南楚已经是不计成本的在跟大赫对峙,坚决不让大赫的士兵越过楚江北岸,这是林天恒下达的死命令,若是被一艘大赫的船只过了江,当天负责巡查的所有人都要承担责任,至于炮弹够不够他们这样用,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完全不用林天恒下达这道命令,南楚的海军对敌军的水师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人就跟老鼠一样惹人厌,冷不丁的冒出来偷袭他们一次,不管成不成,立马撤退,等到他们去抓的时候又找不到他们,几次之后就把他们折腾的疲惫不堪之前他们不是不想十二时辰在江面上往返,关键是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海军人数虽然多,但是楚江这边只能分出二十艘舰船以及一万人,其余人还有南楚漫长的海岸线需要驻防,就这,他们的人手还是严重不足。
直到兵工厂那边给他们送来了一批水雷以及给他们安装了水上探照灯,这种情况才好转过来,水上探照灯的威力很强,照在水面上大约能够看到水下十米深的情况,刚开始蛙人并不知道南楚的海军装备了新武器,还是按照以前的作战方式在进行,结果他们的身影在水上探照灯的照射下被人看得一清二楚,没等他们靠近船只,就被船上的士兵一个一个的击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