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栋曾经也提醒过熊若杉,有些事情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引起非常剧烈的反弹,只是熊若杉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管再怎么成熟,思考问题确实不能做全面周到,目光也不够长远,只想着快刀斩乱麻的解决积累下来的弊端,却忘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臣子可从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他们弱势的时候,对皇帝当然是什么话都不敢说,可一旦让这些臣子们占了上风,皇权在他们眼里根本什么都不是。
所以不管是李若松还是成栋,他们都在劝说熊若杉,凡事都要缓缓推进,可惜,熊若杉急李若松跟成栋在回家的路上将这里面的事情细细的分析了一遍,成栋听完不由笑了起来,对李若松说道:“这小子不愧是姑姑的儿子,平时闷不吭声的,低调的不行,等到别人发现他不对劲的时候,他已经非常好的掌握住局面,让其他人完全没有翻盘的机会,不错,当年若不是姑姑够隐忍、够低调、够聪明,现在也就没这小子什么事了。”
李若松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这点像咱们李家人,但是连家人都要谋算进去的本事却是像极了他们熊家人。”
成栋拍了李若松一下,说道:“胡说,那是他相信你这个哥哥才会这么做,你说这话可就没道理了。”
李若松耸耸肩,握着成栋的手说道:“无所谓,反正如果不是若杉在那个位置,我也懒得管这些事,走,回家,晚上咱俩给祖父祖母、爹娘和那两个小讨债鬼做顿饭吃,也让他们尝尝咱俩的手艺。”
第381章 一品诰命
李若松做饭的手艺到底如何,李家人吃的开心不开心南楚的朝臣们不知道,但是李若松的回归确实让他们不太开心,李若松在周将军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封为正二品的定国公,等级是郡公,李若松回到南江府的第二日,熊若杉命礼部给李若松捧去一道圣旨,李若松从正二品的郡公变为从一品的国公,同时,李若松还成为南楚第一位丞相,也是南楚唯一一位丞相,在李若松去世之后,丞相之位就成为只存在于大楚志中的官职。
若说李若松受封赏在朝臣们的意料之中,那么成栋的封赏就完全出乎所有朝臣的意料之外,成栋获封一等国夫的诰命,成为大楚历史上第一个获封一品诰命的双儿,也是唯一一个,此后的一千多年中,再也没有任何人超越成栋的品级,按道理来说,成栋的诰命应该跟李若松一样是从一品的诰命,毕竟李若松只是个从一品的国公,但是,熊若杉却赐了成栋正一品的一等国夫诰命,也就是说,单单论品级,李若松的品级比成栋的品级要低一级,若是在国宴上两个人能够碰面,李若松还要给成栋行礼,当然,国宴上面碰面是不可能的,毕竟外臣和命妇、命夫是分开入宫的。
李若松和成栋接旨的时候都有些无奈,他们当然明白这是熊若杉的恶趣味,偏偏在政务上熊若杉是皇帝他们是臣子,在家中熊若杉这样做,铁定逃不脱夫夫二人的收拾,可现在这样,用圣旨的方式来折腾他们夫夫二人,他们也只能感恩戴德的接旨,还要谢恩,成栋觉得熊若杉这孩子越大越不可爱,李若松却在心里默默的记了一笔,等着什么时候给熊若杉还回去。
所以,当熊若杉的新婚之夜被几个熊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当年实在不该得罪自己那个小心眼的兄长,看,人家不是不跟你计较,也不是什么心胸宽大,根本就是憋着一股子劲儿一次性给你来个狠的,只是,那个时候已经是悔之晚矣,熊若杉只好每个人多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这才顺利抱着自家媳妇睡了个期待已久的觉。
夫夫二人接过圣旨,谢过恩,客客气气的送走礼部的官员,将圣旨供奉在祠堂中,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没有大肆宴请庆祝一番,甚至连家宴都没有弄,俩人淡定的很,该干嘛干嘛,凡是送礼上门的,不管谁送来的都收,不管送什么也都收,这让不少人兴奋的睡不着觉,开始谋划着该怎么在朝会上参李若松一本,结果,没等这些人的折子掏出来,穿着从一品定国公朝服的李若松就递了一个折子给熊若杉。
熊若杉根本不用看就知道自家兄长给过来的折子里面写的是什么东西,他心里已经笑翻了天,面上还是一脸的严肃正经,对熊若枫说道:“若枫,这是定国公几年来第一次上朝议政,也是第一封奏折,你给大家伙读读看,让大家伙都听听看定国公是有什么话想说给大家伙听的”熊若枫恭恭敬敬的回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