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作者:木已成灰(619)

2018-09-27 木已成灰

  这些金银最后去了哪里,不言而喻,反正这四个女子自从跟了王勇之后,是穿金戴银吃香喝辣,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好,都快忘了自己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有任务等着自己去完成的,她们各自的主子还在望眼欲穿的等着她们传回去的消息,只可惜,王勇这人从来都是口头上花花,这几个女子还真的相信了王勇满嘴跑的那些话,一五一十的跟她们各自的主子说了,能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就连王勇当时说这话的表情都没漏下,她们的主子们也相信了他们的话,毕竟,不是只有李若松有暗线埋在几个府城的,这些人也多多少少都有眼线在那里,王勇最聪明的一点是从来不会说自己没做的事情,他说请人饮酒吃饭了,那就一定是去饮酒吃饭了,但是,饮酒吃饭谈了些什么,谈没谈成,他当然是夸大其词了的,可外人并不知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反正就是看到王勇跟一个个府城中的官员或者军队里的将官去饮酒,去喝茶,去做这做那的,还真以为王勇说的跟做的一样,没少给王勇借着各种名头送东西。

  王勇这一个多月来每天跟活在梦里似的,身边美女陪着,其他人众星拱月般的捧着,各种讨好,各种巴结,喊谁来谁都给他几分薄面,这种感觉,让王勇有种自己就是土皇帝的想法,尽管知道不可能,但还是免不了飘飘然,这一飘飘然就出事了,一伙儿流寇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到了王勇所在的宁远府府城外面,趁着老百姓入城的时候乔装打扮了一番,进城后到处放火,烧杀抢掠,不仅老百姓遭了秧,王勇也没能逃过去,家里被翻了个底朝天,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王勇屋里的一些不能见人的信件也被这伙流寇给翻了出来,还被人扔在大街上,就那么怡好被人捡了起来,拆开了,还念了出来,这家伙可捅了大篓子,中安党给王勇的信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人知道的,比如中安党建议王勇提出增加南边三个府城的赋税,他们在朝堂上的几个人可以借此作为降低商税的理由,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既然南边三个府城的税收提高了,考虑到百姓赋税较重,朝廷应该适量降低其他税收,商税能够降下来,他们中安党所代表的商人和士族就能够省出更多的银两,建更多的青松书院,到更多的地方宣扬自己的治世理念,听他们宣讲的学生多了,到那个时候,南楚还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皇帝最终不过是他们的傀儡罢了。

  这种类似的话中安党人没少写,估计是被越来越严格的商税给逼急了,南楚这几年强力推行高商业税低农业税的赋税制度,加上几个试点城市都在效仿驻地的运营模式,支柱产业全部归南楚管辖,除去报酬和其他必要的支出,其他所有收入都收归国库,效果还算不错,毕竟给出的报酬很高,加上一旦消极怠工或者动了歪心思,不仅仅是自己丢了工作,还会连累子孙后代,从试行到后来正式确定下来,这几个试点城市也不过用了半年时间,到现在都执行的不错,南楚准备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在南楚所有的城市都推行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会种田的去当农民,种好种坏都有银子拿不说,种的越好,钱拿的越多,甚至还能拿到奖金,种的不好,有多少给多少,不用交税,还会发各种东西,比自己种好不知道多少倍,朝廷万一收了你的地,还会赔给你一笔钱,足够你几代人用。

  不会种地的,可以去工厂,大部分人都想进兵工厂,因为待遇最好,要不就是生产厂,生产车辆机器什么的,报酬也很不错,再要么就是去纺织厂和被服厂,收入不比前面两个,胜在工作稳定,不用操心太多,也安全不少,如果都不愿意做,可以选择去军队服役或者去其他地方找个事情做,就是开车的人都还缺很多,更不用说开矿的修路造桥的,南楚的百姓如果愿意到工程队去做事情,收入是非常可观的,比那些俘虏什么的好十几倍,在南楚这个地方,只要你肯努力工作,绝对不愁没有饭吃。

  在这种模式下,那种自己家里有地还需要交税的农民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农民要么已经不是农民了,要么就是不用交税,可商人不同,南楚只抓了大头,小头还是放在小商贩手中,随着老百姓手头越来越宽裕,经商也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再加上南楚对经商的限制少了很多,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经商的身份不能参加官员选拔的考试,陆陆续续的也有不少人开始自己经商,中安党很多士族和商人就是看中了南楚越来越开放的经商环境,将各自手头的银两都投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