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揉了揉嗡嗡作疼的脑袋,看向我这个皇侄:“茂郎,十四叔再问你一遍,这是你头一次出宫吗?你最近,见过薛大人吗?”
他垂下眼睑,咬着牙,死死地将膝盖楔在地上,满头冷汗,不知真假地那样畏惧着我。
我希望他能抬眼看看我:“你,你怕我什么?你以为我带你来这儿,是试探你?还是我这些天对你,是要加害你?”
他十分诧异地抬眼看向我,我坦然与之对视:“你起来。不用把心思用在皇叔这里,叔说过不会害你,就不会害你,皇叔信你,你也要信皇叔。”
皇侄默不作声。我只好亲手拉他起来,拖着他往外走:“走吧,不听了,咱们回宫。”
我拉着皇侄,一头闯进正在审案的会堂里,大家伙儿都错愕地望向我俩。上过大朝的薛赏和刑部侍郎反应过来忙要跪我,我意兴阑珊地挥挥手。
二人追上前一步:“陛下?”
我看了看昏死过去的郭龄:“严刑逼供,重审。”
我抬脚便去,突然有一人拦上来。我愣了一愣。这人一身破烂衣裳,拄着根瘦木枝当拐杖,两腿都有些瘸,满头鼻青脸肿,但我还是认了出来。这个是我未来的另一位丞相那个能治国的卫裴啊!他不是应该十年后才出现吗为什么现在就来了!如果说良王毕生无法摆脱的传闻对象是薛赏,那朕毕生都无法摆脱的那个就是他啊!问题是朕和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啊愚蠢的子民们!
“草民卫裴,青州舞弊案原告,请求陛下三思,立判此案!”他也扑通一声就要跪我。
我三魂吓掉了七魄一把拖住他,苍天祖宗,这可如何是好:“卫……卫公子,起来说话!”
第5章 喝粥
我忘了仔细看薛赏给我的案卷,不然,我也好做个心理准备。
卫爱卿,原叫卫长衣,后改名裴,青州人士,隆嘉四十二年秀才,时年方十五,后累试不第。我上辈子研究过他的档案,始终没搞明白他一个连举人都没考上的穷书生,是怎么混到一品丞相的。
隆嘉四十二年考上秀才,就是三年前,也就是说卫爱卿现在才十八岁。我当初没有关注过这场舞弊案,完全不知道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从州府一路告到刑部大理寺,直接告趴一个礼部尚书啊!
对此人才,我重新研读了一下青州案卷,发现原来卫爱卿不是没考上举人。
卫裴其实是去年八月青州府乡试第一名,俗称解元,州界举人的第一名。当时郭龄被派去当青州主考官,郭大人认为卫裴很有潜力连中三元,决定按照老规矩重点培养这个少年。郭龄私下请卫裴喝茶,表示自己愿意收其为门生。但是卫裴拒绝了。因为认老师要交拜师礼。
卫裴很穷。能有多穷,从刚刚他穿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来了,那简直还不如我皇侄前段日子穿的抹布。要说穷,书生普遍都比较穷,郭龄也不是不能理解,按照规矩,拜师礼可以等日后再说,一朝金榜题名,还愁没有银子花吗?问题是卫裴他不仅穷,他还很清高,他不仅拒绝了郭龄,还把郭龄骂了一通。如果我没猜错,是以那种狠狠的方式,就像他上辈子骂我那样。
我是个心胸比较开阔的人,但郭龄不同,郭龄出身翰林,曾经也是个清高的读书人,他虽然腐败了,但腐败得很要面子。卫裴遭到了报复,郭考官把他的名次从榜上划掉了。
郭考官不止请了卫裴一个人喝茶,他请了好多个,广撒网,多捞鱼,卫裴不懂事还有别人。于是当年青州府的桂榜上,出现了大字不识的土财主、坑蒙拐骗的老道士、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卫裴气坏了,他酝酿了无数个日日夜夜,酝酿出一篇声辞俱厉的诉状,啪叽一下拍到青州府尹的脑门上。
要说还是太年轻,他不知道这种事大家都是勾结好的。青州府尹把诉状揉吧揉吧一扔,派人去抓这个不知好歹的卫长衣。卫裴被下了狱,折腾掉半条命,好容易让亲朋好友给捞出来。州府官派人监察他的改造表现,密切关注他的思想动向。
然而,卫裴不仅很清高,还特别固执,口上答应了我改我一定改,可瞅准某一天他脚底一翘就给溜了。他重新写了一份诉状,揣在怀里,千里迢迢奔赴京都。
他到了京都后,直接闯去了刑部。刑部看门的人一看,这还得了,当下就收了他的状子,让他回去等着立案。
这个天真的少年对京都的衙门十分有信心,满怀期待地找家客栈落脚等着。这等啊等,等啊等,老不见动静。他心中焦急,青州的官府们也早已焦急得集体上火了,这人一跑,指不定跑哪去呢!就说早杀了一了百了,留着做甚,留着作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