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你下朝别走[重生]_作者:芭蕉吃老虎(17)

2018-09-03 芭蕉吃老虎

  他看到良王,脸色变得不好看。我向他讲述了遇刺的情形,问他怎么看。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惶恐地跪下先请罪,而是向我讲述了另一件恐怖的事情:“陛下,半个时辰前,郭龄在狱中被人毒杀了。”

  我气极反笑:“谁毒杀的?大理寺狱也进得去刺客?薛爱卿,朕看你还是别干了!”

  薛赏直立如松,皱着眉头:“陛下,臣以为,郭龄之死与刺客事出同处,陛下应立即诏令缇骑营护卫京畿,并探查诸王军动向。”

  见我不说话,赵朔在一旁道:“薛大人,陛下已经下过令了。”

  薛赏用和姜弼同样惊讶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已经什么都不想说了,我让姜鲸去把羽林卫都调过来,我今晚要歇在这儿。

  薛赏在旁边杵了一会,终于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要问陛下。”

  我把别人都支使出去了,独独面对着他:“说。”

  “陛下赐封长孙殿下为良王,留良王在都,是为悯怀,是为捧杀,还是为给诸王军看?”

  我仔细盯着他的表情:“朕是想捧他,但并不想杀他。”

  他大概是想与我坦诚相对:“陛下错了,陛下但凡捧良王一分,就是将其往刀锋剑口上推一分,陛下不杀良王,但诸王军想杀良王!”

  “你是说此次刺杀是冲良王来的?”我有些不信。

  “良王为先帝长孙,若无旧太子之案,当为王储。陛下如今给他封地,赐爵,还留他在宫中,诸王军看在眼里,尽是偏袒之情。先太子之案,晋王曾推波助澜,燕王曾冷眼旁观,陛下对良王的态度,岂能不令他们惶恐?诸王此次退兵,全因太皇太后及时笼络八州府军,他们一时攻克不下才走权宜之路,心口不服,只待时机再反,陛下这么快就要送给他们这个时机吗?”

  我一身冷汗,我不想给他们这个机会,可是我能怎么办,我问:“那朕该怎么办?”薛赏一颗心,有七分向着良王的,还有三分向着社稷的,我与他吵虽吵,但遇事我还是要听他的,更何况这辈子我已决心不再与良王闹嫌隙。

  但薛赏这次太令朕失望了,他说:“臣也不知道。”

  是,他不知道。我忽然间明悟了一些事,上辈子良王赴良州的路上,一定经历过许些血雨腥风。祖母想借刀杀人,诸王军想趁势除患。这辈子已然如此,若此时再送良王去良州,只怕他没有上辈子的运气活到良州了,但要继续留他在我身边,只会让他更显眼,更刺激燕王晋王。

  那我总不能杀了他吧?我杀了他,一时退掉诸王军,以后呢?

  我上辈子因猜忌杀了他,这辈子要为自保杀了他吗?那我成什么了,我哪还有脸继续活下去,我不如魂飞魄散,在这世间连一点渣都不要剩。

  薛赏沉默地杵在一旁,屡次偷偷去觑榻上躺着的良王。薛卿的皮太厚了,我一向看不出他皮囊之下的哀怒。只是他若心疼,我也不比他心疼少半分。我坐到榻边,抓起皇侄冰凉的手,赶他出去:“朕明早要回宫,先不用惊动别人,你掂量着去办。”

  薛赏颓白着脸色告退。

  明月高悬,透窗照进一地白光。我静下来,看着良王未脱孩子气的脸,生前死后的记忆如两股洪流奔腾交汇,激起泥沙大浪,拍岸碎石。我大殿上当着文武百官,把剑捅进他心窝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一句什么来着?

  第8章 遇刺

  我记不起来。但约摸不是什么让我听了舒服的话。

  那时北羌犯境,他领兵在外,三载不归。彼时朝中没有燕王,也没有晋王,我剩下的王兄们也都不再造反,奸臣党羽皆被除尽,甚至殷载老蛀虫都自己病死了,当权都是卫裴薛赏赵朔这样的能臣,只要击败北羌,山河一片清明。我每天晚上梦里都能笑醒。我还想着,这次良王回来,再不派他去打仗了,太危险,就留他在宫里,让皇儿跟他读书习武。

  参他的折子堆在案头,山一样高,我从来不看。

  我让许长安把那些折子都打包寄到边关去,他给我回了一封信,不是奏疏,是信。信封上他写:十四亲启。信里头他写:天地君亲师。

  他打胜一场仗,参他的折子势必要多起一摞。他打败一场仗,参他的折子也要多起一摞。我屡次把折子打包递去,他不再有回音。

  忽然边关大败,我军溃退千里,他亲笔的战报才递到我的案头。我摔出帝玺去,喝骂百官:“援军,粮草,兵器,车马,诸位爱卿,谁拦下了这些东西,站出来!朕要治他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