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蕙兰心里,既然三个人有缘分到了同一个主家,就该合力齐心,抵抗外人,哪知道怜娘这才没来几天,竟成了这个局面,害得桃花被冤打一顿,打得以后连孩子都生不了,还被发卖出去!
蕙兰冲到怜娘屋子里,劈头盖脸甩手两耳光:“你好狠辣的心!”怜娘被打得懵掉,见第三耳光又要冲过来,只将她腕子一拽,娇声一斥:“够了!”
蕙兰看出怜娘眸中一闪而过的凶意,终是明白了,妙儿姑娘讲得没错,这个怜娘哪里是个会同甘共苦的,甩开手,冷笑几声,摔门出去,自此看出她腹内到底是个什么肠子,决了裂。
**
却说云家之外,塘州案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因为宁熙帝重视,又涉及国舅蒋胤,大理寺重审起来,如流水一般顺畅,效率极高。不过几天的功夫,证据俱全,宫里来了信儿,传唤红胭进宫,作为案件中官员的遗孤面圣呈请,相当于是最后一个步骤了,完毕之后,便是彻底盖棺定案。
红胭第二次进宫,又跟大理寺的高官打了几次交道,再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了,旨意一下,这日被宫人领着进了皇城。
------题外话------
谢谢cherrylucia的打赏—V—
谢谢284406059的月票—V—
☆、第八十九章 赐店名,过立冬
翻案安排在议政殿。
朱色铜环御门外,偶而听到天子审案的声音飘出来,红胭抑住紧张,等太监喊自己进去,跪在御前的丹墀之下,开始一字一句说起塘州旧案。
蒋胤这几天身子好些了,作为人证也来了议政殿,被赐坐御前,不时蜷手咳两声,可眼光却一直盯在红胭身上,虽然满身的疲劳,多年的心事总算有个了结,脸上却一片安详与和乐。
审毕,大理寺官印与玺印同时落在卷宗的尾处。
结案封卷之后,姚福寿手持圣旨,下达定审结果,塘州一案的众将官尸骨重回各自祖坟,朝廷遣工匠去重新修葺,且修改罪籍。
北漠流放的原军官家眷赦免千里流荒之重罪,返回原籍,祛罪臣家属身份,直待择日公告天下。
洪嗣瀚之女洪嫣,即日恢复良籍,发回原籍塘州或者留驻邺京,自行决断,官府不可阻挠。
最后一个字吐出来,红胭舒出一口长气,眼眶不觉浮出朦胧雾气:“民女在塘州已无半个亲人,如今在京城已有店铺谋生,算是有了些根底,恳请留在邺京讨生活。”
蒋胤清瘦身子骤然一挺,缓缓放下,宛如落叶归根,再无所求。
宁熙帝不是第一次亲自审理大案,却是第一次亲自翻旧案,尘埃落定,瞥了一眼丹墀下的旧臣遗孤,不免有些感概。
旧案这回事儿,能不翻就不翻,翻案毕竟代表着帝王推翻以往的判断,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打嘴巴,损了朝廷尊严,故此,千秋万代的历史洪河中大案连连,冤案更是多,真正能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又能有几件?
纵是上头知道有冤情,大多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能够成功翻案的,要么是直接告到天庭,逼到了皇帝的鼻子底下,要么是新帝登基,为树威望,主动来翻。
可喜,红胭正撞上第一种机遇。
所以旧案这回事,要么各部门由下到上全都藏着捂着,一旦翻了,皇帝却是巴不得叫天下人都明明白白,晓得君主的仁慈宽厚。
这会儿,宁熙帝亦是龙目一凝,当了文武臣子的面,开声:“洪氏女既愿意留在京城,朕欣允,你的经历不比一般的闺阁女子,到底是将门女子,心智坚韧,想必日后也能自力更生,不枉朝廷曾对你父兄的栽培。姚福寿,赐洪氏女白银一千,另附国库内……”
姚福寿连连用鸡毛小笔记下,这个赏赐,与其是安抚冤案家属,不如说是彰显洪恩,做给天下人看罢了,记录完了,呼道:“吾皇圣明!吾皇宽宏!”
红胭只静静听完宁熙帝的赏,却是伏地一趴:“草民谢主隆恩,不过民女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不当说。”
姚福寿一愣,见宁熙帝脸上新鲜,拂尘一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红胭揣着云菀沁的托付,心内倒是有些惊讶,这个大姑娘倒还真是料得准,她说宁熙帝既然翻案,定要弄个天下皆知,证明皇室宽容大度,睿智远谋,让百姓臣民折服,怎能才能天下皆知?岂不就是大肆封赏!红胭声音一缓,继续:“金银再多,尚有用竭的一天,不如赐民女谋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