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县是长安府人吧?”官员引着王知县向一旁走去,一面随口闲谈。
王知县应声是:“长安府的。”。
“真巧,我这里刚有说是长安府当地的茶,你尝尝看是不是地道?”
“好啊。”
王知县跟上这官员,又回头看了眼知府厅堂外的四个兵丁,收回视线跨过门槛。
“大人,铲除黑甲卫的不是官兵?”知府肃容低声问道。
同知和通判也都看着将官,神情好奇又似乎隐隐猜到什么。
将官道:“不是,是逆贼薛青。”
逆贼薛青杀了逆贼黑甲卫三个官员对视一眼,这种关系
“不仅如此,薛青大逆不道。”将官道,“还留下了这些东西。”拿出一张纸递过来。
知府接过,同知通判也都围过来,三人看到纸上的字神情骇然。
“竟然”他们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又都咽回去。
将官道:“薛青不止一个人,是一伙人,他们或许伪装成马贼山匪藏匿,现在要搜查他们的踪迹,但这件事必须隐瞒。”
三个官员再次看了眼纸上的字,这种事还真是不好宣扬,神情又有些复杂,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啊。
“是,我们明白了。”他们肃容说道,“我们会重新书写缉拿文书,以排查山贼马匪的名义,不放过任何一个陌生可疑人。”
又商定了一些细节,将官便告辞要去继续巡查,知府亲自送出去,回到厅堂同知和通判还处在这个消息的震惊中。
“真是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同知说道。
通判道:“这么看来当初她在宫门前说的是真的。”
薛青在宫门前喊我是真帝姬的话,州府这种官员级别中已经传开了,对于这件事朝廷解释是秦潭公的阴谋,逆贼之言不可信。
现在不可信的逆贼已经铲除了黑甲卫,且表明与黑甲卫不两立
那么那句话也自然不是秦潭公的阴谋,而真真切切就是薛青说的
她是真帝姬。
三月的风吹过,知府打个寒战。
“呔,你瞎说什么!什么她是真的!”他低声喝道。
通判忙道:“我是说她在宫门前说那句话的事的是真,不是说她就是真的帝姬。”
这一次同知也出声喝止。
越解释越麻烦,通判嗨声,跺脚道:“我这就去写缉查通告文书。”还是不说了做事吧。
同知也告退要去做事,同时也和心腹师爷消化一下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知府没有阻拦。
“此事非同小可,千万注意保密。”他叮嘱道,“缉查通告文书写好了,你我也都过目。”
同知应声是离开了。
知府又低头看手里的那张纸,这张纸上写了几句话,其中宝璋帝姬锄奸,假挟宝璋帝姬当诛这两句话还含含糊糊,看到了会令人有不同的解读,而最后一句话则直白赤裸裸打在脸上,让你想多想都想不了。
宋元窃国,真帝姬在民间。
嘶知府不由吸了口凉气。
外边传来脚步声伴着一声大人。
知府微微受惊下意识的将手里的纸攥紧,厅堂里响起纸张揉捏的声音,脚步声也停下,两个官员站在厅堂外看过来,这两人都不是陌生人,一个府衙的文吏,一个是去年新来的知县。
知府将手里的纸张拿好,恢复神情。
王知县施礼喊了声大人,道:“下官来与大人说今年夏税的事。”又补充一句,“年节时与大人提过,大人让我这时候来。”
知府想了想,确有此事,道:“进来吧。”
官兵在府城穿行在大街小巷引发了不少探问躁动,府衙这边也变得比往日更忙。
三个文吏在十几个差役的拥簇下急急的向外奔走,有人迎面走来差点相撞。
文吏们恼怒要呵斥,抬头先看到一身官袍,怒骂的话便咽回去,再看到来人年轻的面容,脸上便都露出笑脸
虽然是个小知县,但进士老爷的出身不是他们能慢待的。
“王知县,夏税的事昨日没说完?”一个文吏主动道,“知府大人在后厅呢。”
王知县手里拎着几个纸包,含笑道:“不,说完了,今天我是来见何大人的。”将手里的纸包举了举,“昨日尝了他的长安府茶汤,我觉得不太地道,正好随身带着给他送来尝尝。”又一笑,“你们忙完了也都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