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的经济发展没有过多的依赖房地产,房价也控制的非常好。
有些省会还不是一线城市,可房价却比潭州高一倍不至。
沈清和很喜欢潭州,也许等闺女大学以后,他可以搬回潭州居住,他的工作就是在农村也没有关系。
只是有时间还是得出去走走看看。
午餐过后,一家人没有回房间,而是出去走走,几年没有回来。
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他们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的走到自家的小区外。
还没有走进小区,就遇到熟人。小区外,一位骑着电动车的老头,花白的头发,紧急停住车,一把拉着沈父,喊道,“老沈,是你不?”
“老田,是我呢。”老爷子见到老邻居老同事很是高兴。一张老脸笑的花儿朵朵开。
“咋回来不提前告诉一声,悄没声的跑回来。”田老头高兴啊,他家就住在三楼,老沈家的楼上,一个方向一个屋型。
“嗨,都是我儿子说是带我们回来看看家里,看看老朋友,也没有多想,就回来了。”
说道儿子,沈父的脸上都是骄傲的笑容。
儿子当作者是被逼无奈,抱着试试看开始的,没想到竟然大火。
如今儿子一个月的工资,抵他以前一两年的工资总和。
试对喽,幸好他当初没有使劲反对。
“你们一家回来住哪儿?”田老头知道沈家的房子可是租出去的。
“住酒店,反正也就住几天,过几天,我们就走。”
“不在家过年?”
“不了,去琼亚过年,那边天气好,不冷。”
说道去琼亚,老爷子的脸上都是笑容,有炫耀的意思。
“哟,小和发财了,带你们去琼亚那边过年,得花不少钱吧?”
“不知道,都是他搞的,定了一间小别墅,就我们一家四口。”老爷子嘚瑟的不行。 沈清和带着闺女在小区外的一家连锁水果店买了一些水果拎着, 看样子肯定要去田叔家坐坐。
几年不回来, 上人家家里,肯定要买点什么提进门。
他也不小气, 捡贵的买,买了一袋拎在手里, 等着老爷子和田叔说完话。
真的如他想的一样, 田老爷子拉着老伙计一定要去他家坐坐。
三楼的田家客厅, 田老爷子说了最近五年潭州的变化,也说了楼下的租户家情况。
说道一位生病去世的老同事,几人唏嘘不已。
沈母与沈父都是一个厂,说的旧同事也都认识。
如今住的小区,也是以前单位的旧小区, 只是房子不是分的,是九几年厂里盖的,当时已经有商品房, 厂里卖给他们的。
沈家和田家咬着牙根借来不少钱买的房,欠的房债还没有还完,又下岗。
沈家过了几年异常艰苦的日子。
房子有一百平, 小三房,两间卧室正常大小, 有一间卧室很小,做的客卧。
唯一好的时候,南北通透,前后都有大阳台, 装修以后住,肯定很舒服。
下午,沈父沈母一一给两家亲戚打电话,约好明晚吃晚饭。
在田家吃了晚饭,才走回酒店。
田家夫妻也跟着去酒店看看,就当是饭后散步。
翌日,一早,沈父沈母在餐厅用过不要钱的早餐,就离开酒店,去到附近的发廊做头发。
他们见亲戚,虽然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他们还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
说来,虽然自家儿子在燕京,可日子还没有几个侄子外甥他们过得好,兄弟姐妹的单位比他们夫妻俩的好,对孩子的帮助也更大一些。
至少他们的孩子买房时,他们都赞助不少,可自家的儿子买房全靠自己。
他们作为父母真的没有帮上什么忙,唯一庆幸的是,孩子自己懂事,买房之前除了本职工作还到处悄悄做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