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_作者:何枝(469)

2019-11-24 何枝

    安购网的前身——食安网站购物平台贩卖的都是“格选生鲜”经营销售的产品。因为其自身的配送业务以及质量保证,才能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2000-2005华夏购物平台发展最迅速的几年,也是在这几年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网络购物的好处。

    因为不需要门面租金、员工费用等费用,所以网络平台让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 让利于民。

    我们都认为这是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网络购物为我们带来便捷、廉价的时候,安购网却不断推出高昂的产品。

    明明节省了很多实体产业的费用,但是安购网的网络销售价格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这和其他的产业、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这个时候开始,食安就已经在滥用自身的品牌价值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事情。

    随后食安联合国内多家食品龙头企业,形成战略同盟。大量的生活食品必需品,只能在安购网内购买,这些产品的价格同样没有任何的降低。

    也基本是在同一时间,食安和这些大型食品企业推出了各种所谓的高质量产品,包括各种价格昂贵的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基础食品。

    这些食品具有极其高昂的利润,但因为食安掌握唯一的销售渠道,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的竞争者,在过去的两三年之中,食安一直享受着垄断利润。

    这三年以来,原本普通品质的产品价格也不断上升,以大米价格为例这两年的增长幅度高到15%,其他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化也差不多。

    作为华夏目前食品企业的风向标,大量的食品企业跟风涨价。这是记者所收集到的一些数据,大部分企业都是在食安涨价之后立刻跟进。

    ……(大量涨价的数据、资料)

    最为可笑的事,大量的消费者竟然将食安视为食品界的奢侈品,以能够消费拥有“食安”标签的产品为傲。

    食品产业来一个国家的根本,并不应该成为商人追逐利益的场所。一个国家的食品价格是国家民生大事,更应该严厉禁止操纵价格、垄断市场。

    或许有人会认为食安把大量的金钱投入于食品公开环节,但事实上根据本报记者的走访调查,这一部分的成本甚至不到利润的20%。

    食安俨然已经从当年的良心企业,变成了一个凭借市场与消费者信任,大肆吸血的蛀虫。

    而且食安并不是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股权掌握在拥有者赵安的手中,公司的财报也不需要向社会公开,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推断食安到底从整个社会中攫取了多少财富?

    (照片食安大厦,完工于2004年,是目前京城办公大厦之一。而这一栋楼被网友们称为“赵安的后花园”,因为整个公司的绿化环境太过优美,根本不是一家以实干精神为主的企业。)

    我们一定要知道,食品的本质是食物而不是品牌形象。

    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把自身包装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但事实上它们的价值并没有任何的增多。

    根据政治经济学,食安就是在赚取超额利润,这将对于我们的市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希望以本文为剑,揭穿这些黑心企业的面目,让市场归于市场,让食品还是食品。

    (本报道仅代表记着观点,与本报无关)

    赵安看完报道之后把报纸放在了办公桌上,突然心里有一些失落,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办公室的窗边。

    望着大厦周围的建筑,赵安心中也一阵恍惚。

    的确如报道所说,食安大厦修建豪华,办公环境超乎想象。食安大楼之内有健身房、室内运动室、棋牌室、自助餐厅等等,甚至还有日常坐班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

    员工们可以在上班的时间之中使用这些场所,当然唯一的前提是完成各自的工作。

    当初在修建食安大厦的时候,赵安想的是尽可能让每一位食安的员工在工作的时候都能够舒服一点。